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 > 如皋市民俗文化

如皋市民俗文化介绍

  薏仁酒酿造技艺,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薏仁酒选用药食同源的薏仁、黄芪、大枣等为原料,使用优质水源,经预处理、发酵酿成具有地方特色、古典风味的养生保健酒。其传承千年至今未变的工艺是:选料→炒熟(膨化)→拌曲制浆→发酵→取酒→装坛等。薏仁酒酿酒过程中无需对原料进行浸泡、蒸煮等,其加工手段是炒熟膨化,耗能少且环保。该工艺完善了香、醇、柔、绵、爽的综合风格,色泽橙黄,……[详细]
  蟹黄包制作技艺,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秋风起,蟹脚痒”。蟹肉性寒,味咸,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是秋冬时节滋补的一道美味。如皋蟹黄包精选青背白肚,肢脚健壮,蟹肉肥厚,蟹黄丰满的江河螃蟹,通过古法发酵活面,使得面皮醇香甘甜,容易被肠胃吸收。高汤制作,选由上好的如皋本土猪蹄膀,起皮剔骨,猪皮丁放入砂锅,文火熬汤,再将粘稠的汤……[详细]
  南通面塑(海安面塑、蔡氏面塑),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扩展项目。蔡氏面塑是以如皋地区特有的面粉、长糯米粉等为原材料,经蒸煮、冷却、揉、捏、揪、挑等数十道工序形成的手作。蔡氏面塑多取材于历史,充满古风名画韵味;注重人对体骨骼和肌肉结构的理解,塑造人体结构精确;制作的人物精巧,善于以小见大;捏制的人物辨识度极高,善于面部刻画。蔡氏面塑独特的制作材料配方,使得所塑作品可长……[详细]
  南通剪纸(如皋剪纸),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扩展项目。如皋剪纸艺术纹样饱满,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叙事性强,极富装饰性,实用性。按用途,如皋剪纸主要分五类:春节喜笺,分门笺和屋梁大喜笺;结婚喜花,剪出双喜龙凤鸳鸯等图案;刺绣纹样,用剪纸作为衣服鞋帽等刺绣的底纹;祭祀用品,在纸人纸马纸家具纸家电装饰剪纸纹样;灯花装饰,在兔灯、马灯、蛤蟆灯、荷花灯上面装饰剪纸图案。不少剪……[详细]
  南通长牌(如皋长牌),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扩展项目。如皋长牌,也叫“搭子胡”。它是一种长条形的纸牌,牌面图案设置选用传统八仙、西游记、白蛇传、福禄寿喜财星等,寓意吉祥,祈福延寿。如皋长牌标准尺寸为长9.8cm,宽2.1cm,厚0.3mm。一付长牌共有125张牌,其中条、丙、万共有108张,分别是1-9的条、丙、万;老将千字、红花、白花各4张计12张。如……[详细]
  石锁功,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石锁形如古代门、橱上的挂锁,以青石、麻石、大理石、花岗岩石等坚硬石料通过手工,经过多种环节雕刻凿制而成。石锁运动起于唐、兴于清,是军营从事力量训练的基本手段,后逐渐流传于民间,发展成为了一项集力量、技巧、健身于一体的健身运动,其运动传播主要以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而开展。新中国成立后曾被列为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民运会比……[详细]
  陈氏骨伤疗法,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陈氏骨伤疗法为使用外敷药物制剂进行骨伤治疗的方法。陈氏骨伤外敷药物制剂分为续骨散和活血散,外敷通过皮肤渗透,刺激神经、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肿、活血化瘀、改善骨关节滑膜的炎症效果。陈氏骨伤外敷药起源于清朝年间慈禧御医马培之,经过严格的选材后按秘方剂量配置,制作时将不同的药材自然阴干或烘炒干,再经过粉碎、过苜、配伍……[详细]
  白蒲姜丝肉制作技艺,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白蒲姜丝肉是以猪小里脊纯瘦肉、生姜丝、甜酱瓜丝、加佐料经若干道工序、精制而成的菜肴,是如皋市白蒲地区具有传统特色的五大长寿保健食品(黄酒、茶干、鱼腐、潮糕、姜丝肉)之一。姜丝肉制作工艺在南通、如皋、如东很多区域广为流传深受广大民众的认可,并长期传承至今。传承数百年的白蒲姜丝肉,营养丰富、“色、味、香”皆全、口感清爽,既……[详细]
  如皋酱油酿造技艺,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如皋酱油酿造技艺,千年工艺,百年传承。如皋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富晒的水土是古法酿造酱油传统工艺实施的极佳地域。如皋酱油酿造技艺,源于先民在如皋成陆之初,就从中原带来种植大豆的技术和制作酱油的工艺,传说中岳飞领兵抗金途经如皋西乡八角井有张姓乡民捧豆酱慰劳岳家军之传说。如皋酱油酿造技艺有别……[详细]
  南通灯彩扩展(如皋灯彩),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如皋灯彩制作风格之独特、声誉之卓著值得记述。早在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灯彩已在如皋民间流行,当时多为竹篾、纸、线扎制的挂灯,明朝时最为繁盛。至晚清时,如皋灯彩已行销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并以别致的造型设计,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蜚声海内外。如皋灯彩的制作工艺,因具体式……[详细]
  童子戏(扩展),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如皋九华童子戏始于唐朝贞观时期,历史长流传广,唐朝定都长安,童子戏从京都流传到东南江海,先从连云港一带再传到如皋、通州,有史书记载《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如皋属九州中的扬州童子戏由其衍传,宋代开始如皋各种庙宇、各种神仙菩萨的生辰、香期都普遍采用童子拜唱演出,这种演唱统称“消灾太平圣会”。如皋童子戏过去内容古旧,腔调慢哼、长……[详细]
  脆饼制作技艺扩展(丁堰脆饼制作技艺),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扩展项目。丁堰脆饼以酥香为特色。根据《丁堰镇志》记载,清道光年间,丁堰脆饼香甜酥脆,驰名通、如、海、泰、扬及运河沿线,与白蒲茶干齐名。其形态别致、层次分明、香酥松脆、富有营养。……[详细]
  如皋盆景制作技艺,盆景造型以树形的“两弯半”为特征,是汉族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园林艺术的珍品。通派盆景以南通为中心,包括周围各县尤以如皋一带为重。南通地区盆景的起源有文字和实物记载始于宋,宋代教育家胡安定记录如皋的一盆“蛟龙穿云”古柏盆景,距今已有900多年。南通盆景园保存的桧柏盆景树龄已经有600余年,通派盆景的代表作“蛟龙穿云(雀舌松)”,树龄470多年,诞生于明嘉靖年间。清末南通状元张謇对通……[详细]
  如皋萝卜干制作技艺,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如皋萝卜干起源于唐朝太和年间如皋定慧寺和尚三勒大师制作的“三勒菜”。三勒大师擅长用白萝卜雕刻成莲花、佛手、宝塔、灯笼等,作为法事供品。法事过后,赠送给施主食用,说可以“消灾降福”,以此招徕香客。因此,烧香礼佛者盈门,以至三勒大师应接不暇,不得不将萝卜切成片,用盐腌制成萝卜干儿赠送,起名“三勒菜”。据《如皋县志》记载,清……[详细]
  白蒲蟹黄鱼圆制作技艺,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白蒲蟹黄鱼圆为淮扬传统名菜,相传为明末才子冒辟疆爱妻董小宛所创。鱼圆柔绵而有弹性,白嫩宛若凝脂,内孕蟹籽,色如琥珀,浮于清汤之中,有“黄金白玉兜,玉珠谷清流”之美。白蒲蟹黄鱼圆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程序规范。首先要在秋末初冬,西北风劲吹之时,捕捉肥壮的河蟹,用木笼蒸熟,去其壳,取其肉、蟹黄,伴之葱、姜、脂油,煎成鲜美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