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闵行区民俗文化

闵行区民俗文化介绍

  制香在中国历史悠久,从上古时期周代就已存在,即燃烧香料以祭天。战国时期,屈原以香草咏君子高洁。经过秦汉、六朝,随着疆土的扩展,宗教的盛兴,贸易频繁,“香”的使用更为普遍,种类也更加多样。唐宋时期,制香技艺到达顶峰,论居家客堂,出门在外,宴会庆典,皆有香怡情助兴,成为一种流行文化。19世纪中叶,近现代工业合成香技术传入上海。20世纪初,上海已有不少香精香料制作的代理商与化妆品代理商,此后又开设了许多……[详细]
  本帮菜,指的是用上海本地烹制技术制作的菜肴,传统风味特色可以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来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糟为主,口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在130多年发展历史中,上海本帮菜已经积累了诸如虾籽大乌参、八宝鸭、油爆河虾、糟钵头、青鱼秃肺等一大批具有鲜明上海地域特色的著名菜肴,独有的上海味道使其成了上海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初,上海汇聚了苏、锡、常、宁、徽等1……[详细]
  中国碑刻传拓艺术源远流长,肇始于西汉,至东汉时得以发展,初具规模,到唐代碑刻已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明末清初,由于书法的成熟与普及,刻帖之风大振,达到鼎盛。碑刻传拓技术作为流传千年的传统工艺,它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字史料,作为书法艺术的载体之一,我国书法艺术的精髓藉以代代相传。而作为碑刻的衍生——传拓技术,它起源于魏晋,传承至今。自著名金石碑刻家黄怀觉先生及专司古籍修复的南北专家开始,就传承有序,代有……[详细]
  上海老饭店于1875(清光绪元年)开业,原设于旧校场路,1965年迁至福佑路老城隍庙西侧。老饭店由川沙人张焕英创办,原名“荣顺馆”,因字号老牌故市民又称其为“老荣顺”。迁址时,改名为“上海老饭店”,以经营上海本地风味菜为特色。老饭店是上海本帮菜的发祥地,故有“品味源头上海菜,驻足百年老饭店”之美誉,供应的本帮特色菜肴,在新老同业中堪称翘楚。该店十分讲究菜肴特色,进料强调鲜活,取料注重精细。非鲜不取……[详细]
  玫瑰花栽培技艺,是从清晚期至今承继有序,主要在江南一带流传的玫瑰花栽种、培育技艺。其包括选地整地、土壤改良、品种筛选、田间管理、修枝剪叶、花期调控、整治虫害等一整套经验心得之总结。玫瑰花栽培在中国分可分为四大时期:唐宋兴起期、明清全盛期、西风东渐期、本土反拨期。玫瑰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民国时期,上海人对玫瑰的深厚感情却一直没有改变,玫瑰乳腐、玫瑰露酒这些中华传统美食也一直滋养着上海人的脾胃。崇明……[详细]
  古书画海派修复技艺是选用宣纸、真丝绫绢、中国书画天然矿植物颜料等材料经过三十多道主要工序纯手工操作的传统技艺,它使保存不当、残缺破损的古书画在有据可考、尊重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得以恢复完整,再次展现出古代书画作品的艺术光彩,更加便于欣赏、保护和研究。古时称书画修复装裱技艺为“装潢”或“装池”,据史料记载至晚始于魏晋,唐代在书画装潢上已具备宫廷形式,趋于成熟。20世纪初,上海地区商贾云集,藏家众多,江浙……[详细]
  中国细刻艺术,起源于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其使用的材料主要是象牙,因象牙质地坚韧细腻、洁白无瑕,既能雕又能刻,能够较好地表现出微型雕刻的各种刀法。其他一些质地细而硬的天然材料——水晶、珍珠、瓷器、石、竹、各类兽角、兽骨以及玉料中的翡翠、玛瑙、白玉等,也都可以用来微刻和微雕。雕刻者使用的刀具根据自己的作品风格和技艺习惯设计,刀法以平面线刻为主,早期的细刻以三角刀、斜口刀刻法为主,刻出的……[详细]
  传统舞蹈鲤鱼跳龙门,是以清嘉庆年间形成的闵行本地鲤鱼灯习俗以及传统舞龙为基础,融入安徽制灯风格和苏北舞草龙技艺而形成的群体舞蹈。它的表演内容富有情节性,主题鲜明;鱼龙两队对舞富有竞技性,生动有趣;鲤鱼跳龙门场面热烈,观众互动,适合于广场表演;曾盛行于闵行元宵灯会、端午庙会等民族节庆及庆典场合,并流传于周边地区。鲤鱼跳龙门以鲤鱼灯和龙灯为道具,以鲤鱼跳龙门故事情节为内容。场面热烈,舞姿粗犷,主题鲜明……[详细]
  上海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20世纪初,城隍庙大街(今方浜中路)、五马路(今广东路)、六马路(现北海路)一带集聚了几十家乐器作坊。1956年,上海民族乐器业全行业实行合作化,其中86家民族乐器制作坊合并成为上海民族乐器合作社。1958年7月,合作社组建为集体所有制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融入了历史、色彩、美学等元素,结合了造型、雕刻、彩绘、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具有……[详细]
  上海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产地之一,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20世纪初,随着上海商业的日趋繁盛,民间音乐、戏曲的蓬勃发展,城隍庙大街(今方浜中路)、五马路(今广东路)、六马路(今现北海路)一带集聚了几十家乐器作坊。二三十年代,郑觐文创设的“大同乐会”邀集沪上乐器制作名师改良制造古今乐器160余种。这些名师的成就及培养的一代高徒,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制作技艺的不断……[详细]
  华漕小锣鼓主要流行于闵行区华漕镇范家桥、连家桥及七宝镇、诸翟镇的相邻地区。当年崇明、嘉定、宝山区部分地区曾有零星流传。小锣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打击乐,本地俗称十番锣鼓、细锣鼓、次扑汤等,其演奏特征为“轻打细敲”。在华漕、七宝、诸翟镇地区,十番锣鼓的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旧时多在迎神、庙会、喜庆、丧事等场合出现,音乐风格往往红火热闹,感染力强。至清初,本地传人中有人欲反其道而行之,……[详细]
  钩针编织技艺钩针花边以棉线为主料,用钩针以手工编结而成。钩针编结工艺,以本地传统钩针工具改良了欧式抽纱编织法,由织变结,既是中西方文化的结合,又是上海民智的结晶。1909年,沪杭铁路开通,在莘庄镇设车站。次年,徐家汇天主教堂派教徒前来发展编结点,采用定期发货、计件付酬的方式,组织本地民女批量生产朵头花及码带花边。随后率先在莘庄镇创立花边商号,技艺流传周边地区,逐步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地方产业。钩针编……[详细]
  据当地民间艺人回忆,手狮舞的流传在当地至少有三、四百年历史。手狮舞源于狮子灯,当地元宵灯会时人们爱提灯行街,而镇上街道狭窄,观者拥挤,提灯人便用竹竿撑起狮子灯,以利炫耀,手舞足蹈,以示欢乐,尤其是途经大户人家门口,摆开场子,尽情展示狮子灯,于是手带狮舞逐渐产生,成为当地别出心裁的民间舞蹈。马桥人又将此舞带到周边乡镇去行街,使其扩散四方。1911年前后,民众为庆贺辛亥革命,在北桥地区(时为上海县县治……[详细]
  据当地民间艺人回忆,手狮舞的流传在当地至少有三、四百年历史。手狮舞源于狮子灯,当地元宵灯会时人们爱提灯行街,而镇上街道狭窄,观者拥挤,提灯人便用竹竿撑起狮子灯,以利炫耀,手舞足蹈,以示欢乐,尤其是途经大户人家门口,摆开场子,尽情展示狮子灯,于是手带狮舞逐渐产生,成为当地别出心裁的民间舞蹈。马桥人又将此舞带到周边乡镇去行街,使其扩散四方。1911年前后,民众为庆贺辛亥革命,在北桥地区(时为上海县县治……[详细]
  陈行地区是“上海县城隍”秦裕伯的故土。当地人文历史悠久,尽管地区政权机构名称多变,其辖区大小始终不变,时达211年,因此文脉清晰,遗存丰富,形成独特的文化空间。陈行人说话不忌土气,方言口音独特,各村宅大多有能唱善说者,因此当地传说、歌谣、谚语等蕴藏量较大,而且传承有序,记录丰富。尤其是清代至民国初,当地拥有几代“问俗闲翁”,汇编出《上海县竹枝词》、《沪谚》、《沪谚外编》等众多俗文学资料,产生了深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