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遗存有丰富的满族原生态文化,长白山满族剪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长白山满族剪纸始于明代,后金皇太极时(1592-1643)女真人已开始自己土法造纸,用败萱楮絮、东山桦木等为原料,满族称这种纸为“豁山”,虽质地粗糙,却为满族剪纸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用皮革、鱼皮、桦树皮、树叶、麻布等乡土薄片材料剪刻图案,形成了独自的面貌。长白山满族剪纸起源于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详细] |
![]() | 珍珠球是一种满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原名采珍珠,来源于满族古老的采珍珠生产活动。远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居住在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少年男女在采珍珠之余,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作大颗珍珠,采珠人在水区设法摆脱蛤蚌区的防守,将绣球投到伙伴手里。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满族人又把这项活动带到京城,供八旗贵族子弟游戏。乾隆九年由北京传入五常市,至今已有262年历史。珍珠球的外壳用皮革或橡胶……[详细] |
![]() | 松原市松江老醋酿造有限公司史建于1937年,厂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历史悠久,环境幽雅,主要产品有松-老醋、酱油等调味品,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有完善的质量检验控制系统,全年可生产老醋、酱油、大酱等调味品2000余吨,有员工近百人,固定资产500万元,是本地区大型的调味品生产企业。本公司生产的松-老醋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和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早在80年代产品就荣……[详细] |
![]() | 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是指现今活动于吉林市乌拉街满族乡弓通村张氏家族在该家族举行的陈汉军旗香祭礼或为旅游景点表演时所唱的神歌(即声乐部分)及其伴奏的单鼓鼓点(即器乐部分)。汉军旗香祭礼的历史渊源较为复杂。总体上说,是汉族文化与满族萨满祭祀的融合。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汉军旗烧香与满族祭祀习俗多有相近之处。汉军旗香祭礼既是一种祭奠祖先的仪式,又是一种娱神娱人的综合性艺术。汉军旗烧香的另一个重要渊源是汉文化……[详细] |
![]() | 赵家传统古筝技艺,是由赵玉斋、赵登山师徒二人确立、源于山东古筝流派、并以赵家嫡系传人为主要继承人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古筝技艺。它既是对山东筝派传统技法的传承,又在新的时期融合了新的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古筝艺术风格。山东筝派是在全国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主要流传于鲁西南的荷泽地区。近代山东筝派主要传承人张念胜于二十世纪初将山东筝派技艺带到吉林省,首次将山东古筝与东北民间艺术相结合。……[详细] |
![]() | 回婚礼是为纪念结婚60周年而举行的贺礼,这种礼仪同花甲宴一样,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朝鲜族的先人们把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六十花甲子”的轮回称作“周甲”或“回甲”。在朝鲜族先人们的观念中,周甲成为一种特殊的时间概念,它不仅是60周年的代名词,而且含有长久和吉祥的寓意。回婚礼比普通婚礼还要盛大。这一天老两口穿着结婚礼服,接受摆满山珍海味的婚席。两位老人的子孙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详细] |
![]() | 吉林乌拉是中国满族发祥地之一。这里满族音乐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唱、儿歌、戏剧曲艺音乐、满族萨满神歌、满族吹打乐:《满吹》、《满族秧歌》曲牌等。乌拉满族民间音乐都是传统民间生活的反映,极具地域性和民族性。完全没有职业艺人的加工痕迹,靠世代口头传承。其中,戏剧曲艺音乐;早在《乾隆艺苑揽胜》中,就已详细记述了满族朱赤温(满族戏剧)乌拉支、倒瓦喇(曲艺说唱,二人转的前……[详细] |
![]() | 长鼓舞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历来备受朝鲜族人民的珍爱。长鼓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始终以其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体,高度协调统一。舞蹈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建国发后,长鼓舞久经朝鲜族舞蹈家们的精心改编,增进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使这一艺术形式日趋完善。朝鲜族长鼓为……[详细] |
![]() | 刀舞,是一种由剑舞演化而来的舞蹈。关于刀舞的由来,还有一段令人神往的传说。新罗国有位名叫黄昌郎的壮士,7岁的时候就能挥舞长剑表演,气势如虹。他一人来到百济市舞剑,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深深为队的剑术所吸引。百济王听说以后,召黄昌郎入宫表演。,黄昌郎借舞剑之机,刺杀百济王,结果最终被人杀害。新罗国的人民为了缅怀黄昌郎的义举,面带假面具,手持折半的刀,照他从前表演的舞姿跳舞。刀舞于是由此而来。刀舞与剑……[详细] |
![]() | 相传扇子舞起源于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古朝鲜族人,在祭祀神灵檀君、祈求上天保佑的仪式上时,必用老成女子,也称“巫人”。巫人行巫的目地是与神灵沟通,上祈民愿,下传神的旨意。在行巫时,最初是手持矛而舞,后改用扇子,通常是右手持扇,左手持铃,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这大概是扇子舞的雏形。扇子舞大约在朝鲜王朝初期发展成为一种宗教仪式舞蹈“巫舞”,这时舞者是左手持扇,右手持铃,并发展成了集……[详细] |
![]() | 黄龟渊(1909.2.27-1987.12.15)是朝鲜族故事大王,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一生讲述了1070篇民间故事,被称为中国三大故事大王之一,是中国千千万万民间故事家中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黄龟渊先生于1909年2月27日,出生在在韩国京畿道杨州君银岘面道河里一个书番民家,是家里唯一的独生子。黄龟渊是朝鲜李朝初期著名宰相黄喜的二十二代孙。他的父亲黄义琴在四兄弟中最小,母亲是赵氏。黄龟……[详细] |
![]() | 《乐志》记载,洞箫属于中国唐代乐器,在李朝世宗时期,从西亚经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是中国朝鲜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乐器,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在四世纪中叶高句丽壁画中,已经有了吹奏“箫”这种乐器的场面。从14世纪开始,箫被改良成洞箫并使用于音乐实践,逐渐成为朝鲜民族的传统乐器。洞箫(亦有学者称筒箫)作为朝鲜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乐器之一,以其独特的音调、演奏方式和艺术风采,在朝鲜族民间……[详细] |
![]() | 朝鲜民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已有二千年的悠久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族乐器的演奏和制作方法随着朝鲜民族的迁入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继承和发展,是研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珍贵历史资料。2008年,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朝鲜族民族乐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奏出的音乐以旋律清新、流畅、婉转、轻快以及长短节奏丰富而著称,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详细] |
![]() | 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是流传于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辽源市等长白山区满族群众的一种刺绣技艺,因绣于枕头两头而得名。在2008年,风格独特的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刺绣是在生活于长白山区的满族先人能够植棉、养蚕、织造绸缎之后产生的。17世纪初,明末时建州女真时代,妇女只能织造麻布,至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1623年(天命8年)才开始派人学习织造蟒缎褂子。《李朝实录》……[详细] |
![]() | 黄龙戏是吉林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是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黄龙戏产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后在实践中,充实了刀马旦、老生和老旦。音乐主要分生、旦、丑行当唱腔、表演及化妆、服装等基本上依照京剧的路子。2008年,黄龙戏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