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宁夏民俗文化

宁夏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张氏回医正骨已有130余年的历史了,远在清朝同治年间,张氏的祖辈就背着药箱走街串巷在民间行医看病,并以良好的疗效,在民间一直享有较高声誉。张氏回医正骨治疗骨伤时,不开刀,不打石膏,不用金属物穿刺牵引,使患者可免受手术之苦,就能治疗各种骨折。张氏回医正骨在治疗骨伤时,采用手法复位、自制“活血化瘀回药膏”、“接骨续筋回药膏”药外敷和小夹板外固定等方法,使骨折患者不伤元气,且疗程短、损伤小、痛苦少。非物……[详细]
  宁夏回族婚俗与宁夏回族族源的形成相辅相成,它不但是穆斯林信众人生礼仪的一部分,也是多民族风俗结合的产物。人们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回族婚俗也是宁夏地域特征在民俗生活中的集中反映,承载了诸多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事项。回族老人常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做“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也是老人的责任。婚姻大事进入婚礼议事日程,有提亲、看家道、相亲、道喜、……[详细]
  中宁县狮子发祥于原东华乡刘庙村,至今,民谚尚云:中宁的狮子到处有,刘庙的狮子头一名。刘庙武术拳师吴进玉、李如童、李佐新等人,用纸浆和胶泥拍成狮头,用布做成狮皮,用麻做成狮毛,仿其舞法,糅以拳术,首倡其事。狮子的耍法分为文耍和武耍两种。文耍,指耍绣球、上桌子,主要刻画狮子温驯的性格,有搔痒、0毛、打滚、抖毛等动作。上桌子又分平面和翻天印两种。“翻天印”指最高处的一张桌子桌腿朝天,狮子舞于桌腿之上,难……[详细]
  中卫舞龙流传沿袭久远,据史料记载,元、明、清时期舞龙已成为元宵节、寺庙祭祀、庆典的主要社火内容之一。中卫地区的舞龙不同于周边地区,有其独特的表演内容和形式,舞龙讲究规矩很多,首先是舞龙的组织者班首乃德高望重,人齐家兴,人丁兴旺的长者,亦是寺庙的会长或热心精通舞龙的把式担任。舞龙者必须是身体精壮,体力充沛,机灵乖巧的青壮年人。表演内容讲究阵法套路,不出差错,有出有进,有进有退,高低左右,盘绕迂回,绕……[详细]
  根据中宁县志记载,隋唐时期,中宁川区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繁荣,黄河两岸同时设县。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丰安县,属灵武郡。又于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置环州,辖鸣沙等县。这里是丝绸之路上内地同西域的交通要道,民间艺术也呈现融合与繁荣的景象。逢年过节,民间社火闹得红红火火。隋唐秧歌就是流传在鸣沙曹桥一带颇具特色的社火形式。隋唐秧歌又叫跑大场。它的由来,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隋朝末年,0……[详细]
  宁夏回族乐器已经形成了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回族乐器“把式”(高手)可以用交叉颤指在高音哇呜上吹出其它乐器难以胜任的华彩。回族艺人制作的回族乐器,似牛头、似小羊,喜欢镶嵌本民族艺术图案、线条,雕刻阿拉伯文书法等,具有鲜明的回族文化特征。由于它们音色优美,易于演奏,便于携带,在宁夏回族中世代相传,在最流行的时候,有些回族乡村无论是年轻的姑娘还是白发的老人,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尕娃、青年则是……[详细]
  流传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的佛教音乐——北武当庙寺庙乐,于2008年,北武当庙寺庙乐与天宁寺梵呗唱诵、鱼山梵呗、大相国寺梵乐、直孔噶举派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青海藏族唱经调一起,作为佛教音乐,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武当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约5公里处的贺兰山九泉口,又名寿佛寺,僧人属临济宗岔派,是宁夏最大的子孙常住寺院。它的寺庙音乐与北京潭枳寺……[详细]
  北武当庙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约5公里处的贺兰山九泉口,又名寿佛寺,僧人属临济宗岔派,是宁夏最大的子孙常住寺院。它的寺庙音乐与北京潭枳寺佛教音乐有极深的渊源。北武当庙寺庙音乐由于民歌、小调的融入,宫廷音乐的润色,南北佛家的唱腔互渗,形成浓郁的音乐特色。武当庙寺庙音乐的文乐唱谱是用我国古代“工尺谱”的记谱方法记录下来的;而武乐,也是用我国一种古代对打击乐器竖行式的记谱方法记录下来的,又名“渣渣子”……[详细]
  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上个世纪,我国文史学家考证出宁夏哇呜、0、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唐太宗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中“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及“不知何人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诗句,均是当时亲临古代宁夏灵州后对当地流行器乐的真实记述。由于历史的变迁,这……[详细]
  回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坎肩、戴斯达尔、麦赛海袜、准白、礼拜帽、盖头等。坎肩的原料为布、绸、绢、麻等,有夹、棉、单等多种,冬夏均可穿用,可作内衣,也可作外衣,便于挽袖子洗小净、干活,且不易受凉。戴斯达尔是波斯语,意为缠头巾,它源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的“戴斯达尔”,色以白、黄为主。麦赛海袜是阿拉伯语,意为皮袜子,牛皮加工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伊斯兰教规定,穆斯……[详细]
  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是广泛传唱于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一种代表性民歌体裁。它继承了陇山地区古代山歌(徒歌、相和歌、立唱歌)的某些特征。《诗经·豳风》、《汉魏南北朝乐府》中的《陇山歌》、《陇板歌》、《陇原歌》即其先声。复合性、多元性文化使这些山歌更多地呈现过渡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广泛传唱的回族山花儿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山花儿基本属于自唱自娱形式……[详细]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1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射下投影到幕布上的影子显得瑰丽且……[详细]
  回族剪纸起源于唐代,至明代形成独特的风格。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民风淳厚、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回族剪纸在西夏区剪纸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通过回族剪纸作品看到了回族人民的生活以及回族人民的一些习俗和信仰,从而对回族人民加深了解,增进理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渐发展,农民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有思想的回族农村妇女用回族剪纸表现生活,创作了一批充满乡土气息、风格古朴厚重的回族剪纸作品。这些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