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中区民俗文化

吴中区十大民俗文化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生活在苏州以东吴县甪直、胜浦、唯亭、陆墓一带的农村妇女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服饰,她们以梳愿摄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裆裤、柬倔裙、裹卷膀、着绣花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服饰颇具江南水乡特色,获得了苏州“少数民族”之称。水乡妇女很重视愿摄头的梳理和装饰,她们在乌黑的头发、硕大的发留、众多的饰品之外,辅以精美的包头巾和服饰,显示出自己的心灵手巧和端庄秀美。其服饰的地方特色非常浓郁,传承性相当稳定,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年龄的差异和礼仪的需要,其服饰也会发生明显的差别。一般来说,春秋季节服饰的特点最为突出。春秋季水乡妇女服饰上装以拼接衫为主,面料多用花布、土布、深浅士林布等,色彩对比鲜明,鲜而不艳、艳而不俗,几种色彩的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剪裁得体,缝工精细,装饰性很强,拼接、滚边、纽攀、带饰、绣花等装饰工艺……[详细]
桃花坞木刻年画
  从传世的文物来看,木刻书籍和木版画差不多是同时产生的。起初,木版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即绣象画。木版画单独印行成为年画,大约是到宋代才出现的。苏州年画在明末已有完整的独特风格,当时被称为“姑苏版”年画。最早的年画传说是唐伯虎作的《风流绝畅图》。清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年画质量、销量空前提高,当时有五十多家年画铺,分设在阊门外山塘街一带,也有部分设在桃花坞报恩寺一带,年产达百万张以上,少时也有十几万张,行销江、浙、鲁等地,并远达南洋一带。于是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与天津“杨柳青”成了我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的中心。当时苏州年画铺的名称,现在还留存在画面上的,前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吕云林”、“陆福顺”、“墨香斋”、“春源”、“季祥吉”等;后期有:“王荣兴”、“陈同盛……[详细]
石家饭店
  石家饭店位于古镇木渎中市街18号,创业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初名叙顺楼菜馆,又名经营时,初具规模,为两楼两开间木结构房屋,店石叙顺。创始人石汉,原是夫妻老婆店,小本经营,至本世纪20年代,石汉的重孙石仁安堂与厨房隔街分设。石家饭店位于古镇木渎中市街18号,创业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初名叙顺楼菜馆,又名经营时,初具规模,为两楼两开间木结构房屋,店石叙顺。创始人石汉,原是夫妻老婆店,小本经营,至本世纪20年代,石汉的重孙石仁安堂与厨房隔街分设。该店善用太湖淡水鱼鲜烹调,历经数代,形成了以十大名菜为主的独特的菜肴体系,世有石菜之誉。民国18年(1929),李根源为该店更名为石家饭店,并题写了石家饭店短挂店招和京苏大菜、各式西点、随意小酌,应时名菜4块短挂冲牌以及鲃肺汤馆匾额。以后叶恭绰……[详细]
4、苏裱
苏裱
  苏裱是依附着书画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苏州书法绘画素负盛名,一幅好字或好画,经托纸上浆、复以绫绢为边,便犹如锦上添花,还便于作品的保存。古代的名画书法所以能世代相传,珍藏至今,相当部分功劳高应归于装裱艺人。苏裱又称“吴装”,我国裱画的主要派别之一。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苏裱继承了宋代裱背的优良传统,至明代,加以文征明父子、都元敬、王弇洲等的精妙心得,使苏裱更见完善。当时苏州书画艺术名人辈出,卷帙浩繁,领一代-,加上丝织业较为发达,绫绢量多质好,促进了苏裱艺术的蓬勃发展。苏州装裱的风格是:选料精良,配色素雅,装帽熨贴,形式多样,裱工精佳。有的书画由于年代久远,收藏欠佳,出现黄斑霉点,甚至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一经高手精心冲洗。补全,装裱修复,即可天衣无缝,与原来一样完整精美。因此,人称……[详细]
苏州滑稽戏
  苏州滑稽戏,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发源于苏州地区,以江、浙、沪的城镇码头为传统的演出基地。春秋时期的“俳优”可谓“滑稽”的萌芽。《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关于“滑稽”一词的最早记载。后历经唐参军戏、宋杂剧、明昆剧净丑角色的表演得以不断发展,在近代迅速成熟成为独立剧种。以苏州方言为舞台语音,综合苏州地区的独脚戏、滩簧、双簧、隔壁戏、小热昏、民间小调等多种民间说唱艺术发展而成。近代又吸收了文明戏的某些结构方式,基本元素是“滑稽”。以讽刺为己任,以致笑为手段,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编剧、导演、舞美、作曲、表演机制,积累了一大批反映古代、近代和当代市民生活的剧目。苏式滑稽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说、噱、做、唱。通过铺设和释放包袱、利用吴地方言俗语的幽默,以及外地方言与吴方言之……[详细]
水乡婚俗(太湖渔民婚俗)
  水乡婚俗(太湖渔民婚俗),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苏南水乡婚俗与我国古代礼仪一脉相承,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娶等“六礼”,但又具有水乡特色,以流布于常熟沙家浜镇周边地区和昆山周庄地区较为典型。最能体现水乡婚俗特色的,是迎娶这天的婚礼大典。沙家浜和周庄习俗,除用花轿之外,还必须用迎亲船。迎亲船打扮华丽,有两枝橹,有的在船头还出挑二撸,因比一般船快,俗称“快船”或“塘船”。新郎穿戴一新,坐“快船”吹吹打打去女家迎娶。礼品以盘为单位,一般为六只或八只,多者十六只。主要有鱼、鸡、酒、猪腿、糕、枣、蛋等。新郎中午前赶到女家,中堂拜见岳父母等。女方敬茶,以“喜团”……[详细]
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产生于明代,当时在苏州七里山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有数十家画铺,年产量多达数百万张,故以桃花坞为名。桃花坞木版年画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最繁盛时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宏泰、吕云林、陆福顺、陆嘉顺、墨香斋、张在、泰源、张临、季祥吉等画铺,稍后出现的王荣兴、陈同盛、陈同兴、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铺在当时亦有不小的影响。桃花坞木版年画曾流行江苏、上海、浙江等处,远销湖北、河南、山东各地,并流传到国外,日本的浮士绘等版画艺术受其影响甚大,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等亦有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收藏。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画、刻、印分为三大谱系,在长期的创作、生产实践中,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各- 索出了独特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工艺制作程序。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一般分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和开相五……[详细]
传统木船制作技艺(七桅古船)
  传统木船制作技艺(七桅古船制作技艺)扩展​​​​​​​七桅古船历史悠久,有“活化石”的美称,也是太湖的标志物。因船上竖桅杆七根,挂篷帆七扇,渔民俗称“七扇子”。在历史的长河中,该船充当过战船、渔船、游船等不同角色,在卫疆争霸、渔业生产、人民生活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七桅古船的制作技艺一直从古延续至今,在光福镇太湖渔港村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制作和修缮七桅古船的行家师傅,他们制造的七桅古船既有别于南方船的尖头翘艄,又不同于北方船的平头短身,而是船长舱浅,蕴含着江南水乡的玲珑秀气,生产操作方便,生活居住舒适。光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花果鱼米之乡,也是太湖风景名胜区中最富个性和特色的景区之一。……[详细]
苏州石雕(金山石雕)
  金山石是苏州西部木渎金山及其周围山区所产花岗石的统称。据《吴县志》载:“金山在天平东南,初为茶坞山,晋宋年间,凿石得金易今名,山高五十余丈,多美石……”。因金山石质地优于其它花岗石,而被中山陵、毛主席纪念堂等全国著名工程所采用。更重要的是金山历代名匠辈出,精湛石雕技艺因自成一格而闻名于世。明代就有一位叫陆祥的名匠曾与蒯祥参与北京紫金城的筑造。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上视石雕艺人为低贱,因而名匠少有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吴锦山、王仁山、顾福昌等艺人发起成立了苏州石业公所,直到民国十五年至二十一年间(1926——1932)以汤宝根为代表的金山匠人承接了兴建中山陵的石料工程和雕刻安装,自此声誉才又名扬天下。金山石雕的传统工序有:选料、出胚、粗做定型,做细(堑细、做线条等),二十年代后增加了……[详细]
碧螺春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碧螺春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苏州吴中区洞庭东、西山。碧螺春为成品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品种为太湖原种茶,茶果间作,炒制后色泽碧绿鲜嫩,叶形卷曲如螺,色、香、味别具一格。唐宋时已成为贡茶,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提及。明万历张源的《茶录》,对当时洞庭东、西山绿茶的采摘、炒制有较详记载,与当今碧螺春炒制工艺已基本一致。据《太湖备考》记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南巡时,江苏巡抚宋荦以洞庭“吓煞人香”茶进献,康熙帝饮后大加赞赏,并赐名“碧螺春”。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太湖的洞庭东山、西山。据地方史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唐代陆羽《茶经》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清……[详细]

全部吴中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