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十大民俗文化

黑陶制作技艺
  黑陶制作工艺是我国陶器制作中一种特殊的传统技艺,它流传于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州区等地域,有着悠久的历史。1959年在海州区锦屏镇二涧村遗址出土的“黄褐式夹砂陶器”,专家考证为该市发现最早的黑陶制品,距今约有七千年的历史。黑陶制作有严密的技艺流程,首先它选用土质非常严格,要求海水把大海中的粘土席卷到岸边,被山涧巨石拦截下来,年深月久而形成在地层中的一种特殊粘土层。它的制坯、成胎、平雕、浮雕、压光、模光等项工艺流程全凭手工操作,而且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它的烧窑工艺,不但要有“识火候”的熟练技术控制温度和薰闷,而连烧窑的木材都选用山南向阳的含盐性较高的松木,燃烧后经烟薰才能使黑陶制品达到黑如墨、亮如漆、硬如瓷的境地。黑陶制作工艺在我国陶瓷制品工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代的明快感……[详细]
捻船工艺
  捻船工艺,连云港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赣榆县石羊河畔的柘汪镇吴公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村里的居民相传为徐福制造楼船的“圬工”后裔,他们如今依然靠这种造船技术安身立命。捻船技艺是民间手工技艺,已流传数千年之久。“捻船”是造船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序,是个很神秘的技术活,终身干活的人就叫“捻工”。每艘新船在整个船体结构完成后,要把船体上的每一条木缝,每一个钉眼,塞上浸有桐油的麻絮,再以桐油与石灰和成的油腻子封牢,使其绝对不透水,这叫捻船。吴公村捻工做的就是这项绝活。不管是新“钉”的船还是整修的老船,都离不开捻工。将钉好的新船,立着垫高方便操作,俗规一定要立着垫高,绝对不允许翻着垫高,捻工们用斧头敲打平头凿子,将麻絮塞紧在每条木缝里。一二十个捻工,同在一条木缝上操作,一……[详细]
张氏正骨术
  张氏正骨术,连云港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医药类项目。“张氏正骨术”为张氏祖传技方,包括“正骨经络膏”和“正骨 ”两种技、方。“正骨 ”是独门中医技术,其正骨 术源自武术,后来演变成一种独特的医疗技术,是对中国武术和中医 术的发扬光大。在有效治疗各种骨伤的同时,特别对骨伤后遗症、骨不连等难治性骨病有特殊疗效。“正骨经络膏”包含丰富的中医四诊八纲辩证施治的内容,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轻坚散结作用,尤其是在消除骨伤挤压炎症的同时,又能消除骨质增生,疗效独特,为一般骨伤膏所不具备。张氏正骨术的起源在民国时期,已有100余年历史;其家族由御医祖迁到临沂东云乡,后代迁到赣榆境内的“莒城故都”——塔山镇(原土城乡)大洼村;至张宜连,已传四代。……[详细]
连云港竹编技艺
  竹编技艺,连云港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项目。竹编技艺是运用竹子作为原料,编制出各类器具的过程和方法,在我国有着南方山区非常普及,且传承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多用于家庭器具和农耕使用。竹编技艺在连云港的传承历史已有150多年历史。清朝末期的腐败导致胶东半岛民不聊生,竹编艺人王方永流落到赣榆县城西镇岗东村。正巧,这个镇有几大片竹林,成就了竹编业的天然原料,也成就了竹编艺人的生存之道,使他们在这个镇落户繁衍,经久不灭,流布至今。1958年,赣榆县举办一次颂扬生产大发展的成果展,竹编工匠王恒昌等人用竹编工艺做了一匹马。这匹马- 一匹奔跑着的活马,命名为“快马加鞭3000里,一天赛过20年的‘千里马’”。当时,有人便想推广这项手工艺,但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末能成……[详细]
肘股子
  肘股子是一种古老的曲艺演唱形式,因演员在演唱时用肘部击打太平鼓而得名。肘股子流传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据《赣榆曲志简志》一书记载,明代崇祯年间境内出现艺人演唱肘股子,因一周姓尼姑演唱最佳,故又称“周姑子”。肘股子是一种以唱为主、唱念相间的民间曲艺,唱念全用赣榆地方方言。主要唱腔为“大花腔”、“小花腔”、“四平调”、“阴阳腔”等多种,其中“大花腔”旋律较快,热情奔放,多用于表达人物欢快的心情。“小花腔”松松舒畅,多用于叙事。“四平调”又称“老头腔”,多用于男性,中速而稳重。“阴阳腔”速度较慢,用于抒情咏叹,表现人物悲哀凄凉的情绪,所以又称“哀怜腔”。板式有慢板、散板、垛子板、流水板等。演唱时一韵到底,若须转韵,中间必垫道白。女腔演唱时可用假声,曲终时带哼声截腔,嘎然而止。伴奏多用柳叶琴或板三弦,演……[详细]
连云港贝雕
  贝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种类。而连云港有200多公里的海岸线,盛产70多种贝类,连云港曾是我国四大贝雕画生产基地之一,流布区域集中在市内的赣榆区、连云区和东海县等地,后随产品流布至全国。连云港贝雕艺术历史悠久。从宋元至明清,这里的螺钿镶嵌和贝贴工艺就十分流行,富人家俱、家庭饰品等均有生产。从沿海各乡镇的贝串,贝堆到连云区,青口镇的规模化生产的贝雕画,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使贝雕艺术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大奖,“花果山牌”贝雕画行销全国,部分出口东南亚、欧洲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至20世纪70年代,连云港成为全国四大贝雕生产基地之一,有6家规模化工厂及许多零散家庭作坊在生产贝雕工艺品,从事人员达400余人。连云港贝雕品种多样,可细分为贝贴画、贝雕画和螺钿画……[详细]
连云港木质渔船制作技艺
  赣榆县石羊河畔的柘汪镇吴公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村里的居民相传为徐福制造楼船的“圬工”后裔,他们如今依然靠这种造船技术安身立命。造船技艺是民间手工技艺,已流传数千年之久。制作木质渔船首先要画图,一般都是由多年制作渔船经验的老船工亲自来画,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出大样、出样板。根据画好的样板,选用较硬的木头来做。选好制作地址,将可以浮船的地方在每月的潮水的时候用泥土把四边围好,把材料运进去,用石块铺垫若干个硬墩,放上主龙骨。再用很薄的木条制成船的各个部位的肋骨模型若干个,然后按模型尺寸要求制作真正的助骨和站柱。然后将浸泡了两至三天的红松木板用火烤成一定的弯曲度用螺丝固定成型。每一条船在整体组装结构完成后,捻工要把船上的每条缝、每一个钉眼包括内外都要捻上用桐油浸泡过的麻丝,然后再用桐油与石灰制成的……[详细]
赣榆京剧
  京剧,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赣榆自秦代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赣榆京剧,历史悠久。早在北京徽班由徽调皮黄向京剧皮黄转变之期,京剧即南下江苏最早传入赣榆。“同治十一年(1872年),赣榆籍江西总兵王德胜返乡创办皮黄科班庆盛班,是江苏最早的京剧科班。“《江苏省志、文化艺术志》。自1872年赣榆创办庆盛京剧科班起,又先后创办了德义京剧科班(1918年)、长胜京剧科班(1919年)、同庆京剧科班(1920年)、金堂京剧科班(1921年)、赣榆县戏曲学校(1960年),称为赣榆六代京剧科班。从此,京剧在赣榆这块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六代科班代代相传,为赣榆培养出数百名戏剧人才,同时,也为香港、天津、上海、南京、青岛、蚌埠、淮安、海州等地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京……[详细]
赣榆柳琴戏
  柳琴戏,连云港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柳琴戏是赣榆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分布于青口镇、班庄镇等地区。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极为人们所喜爱,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柳琴戏”。“拉魂腔”源于“肘鼓子”。经考证至今已有数百余年历史。“拉魂腔”曾广泛流行于赣榆地区。据考,苏北的柳琴戏、皖北的泗州戏和海州的淮海戏都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但对“拉魂腔”的形成各说不一。其一说是由海州丘、葛、杨三门艺人传下,杨门在海州形成今日淮海戏;丘门到淮北发展成泗州戏;而葛门流动到山东,形成山东的“柳琴戏”。柳琴戏在整个衍变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唱腔高亢、华丽,“柳琴戏有九腔十八调七十……[详细]
赣榆面塑
  面塑(扩展),连云港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面塑,俗称“捏面人”,史料中记载,早在汉代时对面塑就已有了文字记录,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和发扬,已是砸开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面塑是赣榆地方民间艺术之一,曾分布于全县,现主要是罗阳镇。据传,面塑在罗阳已有上百年历史了,过去人们在过年过节时为了喜庆,吉祥,就用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动物花馍,对天地神的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理想生活的体现,也是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解放初期,赣榆仍有面塑艺人身背工具箱,四处奔波,以此为生。也进一步捉进了面塑艺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在作……[详细]

全部赣榆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