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民俗文化

成都市民俗文化介绍第5页

  四川荷叶因苏镲系以红绸,红绸下垂状如荷茎托叶,因而得名“荷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荷叶已较为流行。四川荷叶的唱腔与词本最初是袭用川剧,唱词格式以七字句和十字句居多,竹签、苏镲、檀板的击打节奏也按川剧锣鼓点子敲击。清末至民国时期,四川荷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不再依赖演唱川剧,而是发展为以说唱故事为主;形式上也有所改进,不拘于单人说唱,可多人同台合作表演;调式上融合四川民歌曲调,使演……[详细]
  从清朝开始川剧围鼓就在濛阳民间流行;镇上的大户人家还在自家庭院修建了戏台子,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都要请围鼓戏班到家里演戏。据《彭县志》记载:1922年,镇上的袍哥首领王吉成,组建了本地的川剧剧社——金兰科社,濛阳的围鼓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金兰科社,也成为川剧大师阳友鹤艺术生涯的摇篮。在濛阳土生土长的阳友鹤,8岁进入金兰科社学习川剧,此后,一生致力于川剧旦角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上独树一帜,……[详细]
  数百年前,四川出现一种奇特的木偶戏,叫被单戏,是一种单人木偶戏,又叫背担戏,因帷幕像一床被单一样遮住表演者而得名。这是一个人表演的有情节的木偶戏。表演者藏身于幕后,只让木偶和观众见面,表演者的双手可不停地变换木偶角色,足下还打锣鼓音乐,嘴里含着一个口哨,不停地变换声调为每个木偶角色配音,表演被单戏的木偶包括布袋木偶和成都精木偶。被单戏以一人成为一个戏班,又称“一人班”。人们非常喜欢这种木偶戏,尤其……[详细]
  四川成都是我国皮影戏活动的重要地区,成都大皮影历史悠久。[清]周询在《芙蓉话旧录》中记载:“灯影戏各省多有,然无如成都之精备者”。清代中叶,成都东大街、新街、署袜街一带,皮影戏经常在各街公所、会馆、庙宇举行演出。至迟在光绪三十年,以成都为中心的皮影戏已辐射至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成都皮影,又称灯影戏,是四川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成都灯影戏极具地方特色,其影偶高大、形象生动……[详细]
  新场乡志(1810年(嘉庆年间)编撰)记载:新场镇的潘茂山老艺人(已故)因被冤枉坐牢,在牢狱中学会了玩牛儿灯。第二年腊月下旬,潘茂山出狱返家,生活路狭,约友人周平山创办牛儿灯。同年,牛儿灯就先于我县其它乡镇兴起,之后周平山将牛儿灯传教与子周泽云(已故)。由此,每年春节,周家牛儿灯就在新场镇和邻乡耍开了。”“新场牛儿灯”是新场山区农民秋冬农闲时节,以塑造耕牛形象为娱乐的一种活动。通过舞耍“牛灯”赞颂……[详细]
  流传于四川省温江区、郫县、德阳市一带的民间舞蹈“蛾蛾灯”,其产生与川西平原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它是川西平原珍贵的艺术资源,充分展现和刻画了勤劳智慧的川西坝子人民丰富的生活情趣与诙谐幽默的性格形象。是摹拟川西平原独轮的鸡公车,载人、行路的生活,舞蹈通过一对祖孙赶集,鸡公车上坡下坎,爷逗孙,扑蝶等情节,表现了祖孙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欢乐愉悦的心情。“蛾蛾灯”的表演形式和“车灯”相似,由两人表演……[详细]
  新津县金华龙灯始传于明清时期,代代相传,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2001年,我县在抓农村特色队伍建设中,恢复了“龙灯”这一传统文化项目。2004年,将单一的“金华龙灯舞”组建成“帼龙舞蹈队”,并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全新的编排和打造。打造后的“帼龙队”有队员56名,有大小龙9只,最长的龙20米,龙身13节,由14人表演;中龙长10米,龙身7节,8人表演;另有2人或1人表演的小龙。这些龙全由龙灯队心灵……[详细]
  宋元年代四川就出现小金龙龙舞,传播到全川各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祥福镇自清代中期已有小金龙制作和小金龙龙舞队伍,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祥福镇位于青白江区南部,是青白江区古镇之一,地势开阔,河集纵横,人民富足,舞小金龙在该镇流行,影响辐射到周边地区。“小金龙”是竹龙中的一个品种,龙身长4.5米左右,分为四节,一人双手分别握龙头、龙身的竹柄,另一人双手分别握龙身,龙尾的竹柄,队形动作变幻多端。……[详细]
  客家人最早因为战乱、天灾等原因从我国中原迁居沿海一带。沿海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客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传说因此客家人与东海龙王交往甚密。为感谢东海龙王适时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皆以舞水龙庆祝丰年,相沿成习。后来因为四川连年战乱、饥荒、瘟疫,几乎成为无人之地,沿海客家人气较旺,政府强迫大批移填四川。而传说前期来洛带的客家移民备受干旱煎熬,他们在盼雨望水的苦熬中,历尽沧桑。后来得知洛带历史上曾有这样一……[详细]
  高跷起源于春秋时代,汉魏六朝称之为“跷技”,宋代叫“踏桥”,逐步演变,清代称之为“高跷”(又叫高脚灯)。《邛崃县志》记载:夹关高跷表演在清康熙年间,由于佛教盛行,庙宇广兴,出现在高竿会、平台会、挂生灯(许愿)等民俗活动中,多以鬼神形象出现。据说大约在清朝康熙盛世,佛教在我国的盛行,庙宇广兴,在那时就出现了高跷灯,翻金斗和各种动作。在迎神赛会上并不单独出现,一般都在高竿会、平台会、挂生灯(还愿)中扮……[详细]
  永盛牛灯是明清以来流传于石磊村的民间耕牛舞蹈文艺表演,伴有山歌清唱,唱腔流畅质朴,悠扬婉转,展现农民喜获丰收的好心情,很具地方民俗风味。每逢佳节,牛灯队就会走村入院,进行表演,以庆丰收和来年好运。它一般是一人扮演牧童,二人头戴道具扮牛,牧童在锣鼓声中摹拟日常喂牛、牵牛、与牛嬉戏、玩耍等舞姿动作,最刺激的是牛发狂,不听主人使唤,狂奔乱跳,横冲直闯,急得牧童抓脑搔腮、不知所措,窘态万千的场面,逗得观众……[详细]
  连萧在四川有“连厢”、“年箫”等多种称谓。自明末清初湖广、陕西大移民时传进四川,至今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连萧传入四川后,其舞蹈与外省大同小异,惟演唱曲调与四川方言融合,形成了演唱风格鲜明、独特的四川曲艺小调。“城厢过街连萧”相对和不同与由个体(一般是民间艺人)表演的“洞房连萧”,是一种在街道或大庭广众由群体表演的连萧。表演时一般由舞者领唱,众人附和、吆喝,场面十分热闹。城厢镇是千年文化古镇。清同治……[详细]
  在解放前每年民间每逢正月破五开年,大邑县就扮有人扮和尚逗青狮,去至善家驱魔避邪。预示逢凶化吉、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大邑狮灯,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流传,距今已有一百九十余年了。分布于全县丘陵、坝区农村,以坝区更为流行,其中以银屏青家狮灯数第一,苏场熊家狮灯算第二。在这两家狮子的影响下,每逢元宵佳节,狮灯可说普及全县三十四个乡、二十多个场镇的广泛性群众自娱活动。青家狮子是代代相传,已传六代。狮……[详细]
  黄龙溪镇“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时期,先民们根据“黄龙见武阳赤水”和主管光明与黑暗的“烛龙及主管风风雨雨的应龙”,“一龙生九子”的神龙图腾文化按照民间信仰吉祥的“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马鬃、鱼鳞、兽须”等物。创造了“火龙灯舞”。为了使火龙神奇的表演故研制了独特(秘密配方)的火药,这种火药的热量低,火焰艳丽夺目。火龙流长,喷射有力,可烧龙灯又可烧舞龙者之肉体,因此火龙灯舞融龙、灯、舞、火焰于一……[详细]
  “黄龙溪船工号子”又称“府河号子”“锦江号子”,曾流传于府河、锦江以及川西平原各江河流域,目前仅存于成都市黄龙溪镇。“黄龙溪船工号子”是成都唯一的船工号子,也是川西平原代表性的船工号子。“黄龙溪船工号子”是成都及川西平原历代船工劳动和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在古老的木船航运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演唱形式。“黄龙溪船工号子”是川江号子的支系,唱法和种类十分丰富。但由于黄龙溪水流平缓,河面宽阔,水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