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北仑区民俗文化

北仑区十大民俗文化

宁波走书
  原称“莲花文书”,又称“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流传入宁波城区,继又向镇海、舟山地区拓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九十年代初开始衰落。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又名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约起源于同(治)光(绪)年间。流行于宁波及舟山群岛一带。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相当盛行。20世纪50、60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衰落。宁波走书的唱词用宁波方言,有说有唱,说唱并重,辅以形体动作,表演富有生活气息。在乡村深受欢迎,有“文书唱华堂,走书唱农庄”的说法。宁波……[详细]
宁波传统造像技艺
  宁波传统造像技艺,包括了宁波(浙东)历史上传统千年以上的宗教造像,墓道造像及其民间造像。也包括建筑中的雕刻。造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反映人们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传统造像主要形式:一,绘画,传统佛教绘画用于寺院的壁画,帛画;二,雕刻,主要在建筑构件中,和宗教建筑中的雕像。造像是以传统造像为范本,进行制作。造像主要工艺流程,一,构思,确定主题内容,运用传统手法,进行构图安排等。二,起稿用铅笔描绘出主体形象;三,定稿根据传统造像为基础,对初稿进行修改处理造像结构关系;雕刻绘画,先用泥塑定稿,因泥塑修改方便。造型完成后翻制、生漆脱胎。木雕,铜像制作,半成品全部用生漆制作完成以后,最后用金箔贴制。造像艺术主要分布在浙东一带,宁波派是中国佛雕主流,作品多属木雕和生漆脱胎。文革佛像破坏严重,1……[详细]
新碶民间剪纸
  新碶民间剪纸在当地民间由来已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地域特色,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反映了人们吉祥、如意、安康、幸福的审美追求和美好的祝愿,主要形式有花样、窗花、礼花和祭祀花。新碶剪纸以传统的题材为主,运用传统的谐音、寓意、象征等方法,寄托人们吉祥、美好的生活。如莲花、金鱼、鲤鱼等图案寓意“连年有余”、“年年有余”;松柏、仙鹤、仙桃等寓意“松鹤延寿”;万字结、如意寓意“吉祥如意”;等等。剪纸主要分布在新碶的各个村落,每个自然村都有会那么一些剪花样的女红巧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部门有意识兴起剪纸普及工作后,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现在全街道各村及社区有分布有一些剪纸爱好者。剪纸艺人张其培是新碶剪纸的领头人,在高塘地区剪纸普及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多年来不……[详细]
梅山舞狮
  舞狮为梅山民间节庆习俗,相传梅山舞狮起源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距今约180年历史。相传,明清年间,浙东沿海海盗猖獗,不时登-掠百姓。岛上青年在沈的带领下习武抗盗,名震四乡。在与海盗的斗争中,村民们扎身披红毛之狮壮威,发现海盗登陆,即以狮子出场为号,齐声呐喊,奋起抗击。缘于此,梅山狮子张口、露牙、瞪眼,模样凶猛。海盗获悉红毛狮子出阵,无不狼狈逃窜。有了武术和狮子,强盗少了,岛上逐渐安宁下来,慢慢地,红毛狮子成了岛上群众喜庆娱乐的工具,百姓称之“狮子串”。梅山舞狮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开四门”的套路,“四开门”舞法和“狮嘴喷火”、“头尾相接”、“狮身前扑、翻滚”等绝招给人以威猛无比之感受。尤其是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创新和提高,梅山舞狮在高桩设计、舞狮动作设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念。如“梅花桩飞狮……[详细]
绿茶制作技艺(北仑绿茶制作技艺)
  北仑春晓镇,宁波八大名茶之乡之一,有着几百年的种茶历史。几百年来,当地许多人家靠种植茶叶发家致富。从肩挑到船装,近销柴桥、宁波,远销上海、苏州、天津、香港,直至国外。制作茶叶的过程非常重要,只有精工细作,才能形、色、香、味俱全。春晓当地一般都是用传统的手工制作绿茶,主要包括10道工序,包括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摊凉、理条、整形、提毫、干燥等。……[详细]
水浒名拳
  水浒名拳源自于沈氏武术。公元1121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在浙江战败方腊以后,很多将士选择了浪迹江湖,原本就为僧人的鲁智深、武松就近在杭州-寺修行。沈氏祖先在此期间随鲁、武两位习武,以后举家搬迁,其五世孙沈恭敬在红巾军麾下领兵抗元,屡建战功,后辞官隐退于宁波北仑区梅山岛里岙“耕读尚武”并世代相传。清咸丰年间,浙东沿海匪盗猖獗,沈氏后人奋起杀敌,名扬浙东。其十一世孙沈天童曾著书《拳谱》,并在祠堂开设国术武馆,使水浒名拳达到鼎盛期。水浒名拳的主要套路有:宋江拷、边成、闹天堂、南宋拳、乌枫棍等,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既具有明显的北方武术特征,又吸收了南方及其本地区武术文化的特点,成为南北武术的融合体。2005年,梅山乡建立“民间武术传承基地”,《水浒名拳梅山武术》教材在当地推广,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详细]
响器木偶
  流传于白峰镇郭巨一带的响器木偶由俞明香等人传承流传,后传至四伙、黄金富二人。响器木偶是庙会游演传统节目之一。解放前郭巨城一年一度的庙会上都有木偶响器乐队的精彩演出,其家中祖父辈的人都是村里木偶响器表演的老艺人,童年时纪昌德与表叔吴云模同住一个四合院,曾亲眼目睹响器木偶制作和表演过程。响器木偶的表演取材于七品芝麻官的故事:县令为体察民情,元宵节这天,带着一帮衙役上街与民同乐,观花灯、访民情,队伍后面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和白骨精,表演三打白骨精片段。2012年响器木偶被列入北仑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列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详细]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南宋时期已有盲人唱“朝报”(官方新闻),后来演变为唱社会新闻。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行演唱。艺人在演唱时,右手挟一根鼓杆及打锣木片,左手提一面小锣,两膝膝盖上按着一只小鼓,边唱边用鼓槌或锣片有节奏地叩打鼓壳或小锣。其演唱形式有:一、唱门头,即沿门唱几个小曲,类似乞讨;二、逻便场,在民众天井、明堂之中,唱一段或一场,兜几个钱;三、唱航船,这在水网地带较为流行,在日夜航船里卖唱;四、唱灯头,逢到庙会、集市进行演唱;五、唱场子,这是能唱大书、相对水平较高的民间艺人,进书场演唱,但为数不多。新闻多是一人进行演唱,也有两人对唱的。其伴奏的乐器有鼓、……[详细]
  老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为一至三岁幼儿所穿,寓意避邪和孩子长得虎虎有生气。据传其起始迄今至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一般应该是奶奶、外婆或姑姑做给孙子、外甥或侄子穿的,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保留着姑姑应做三双虎头鞋给侄子穿的习俗,并要求第一双是兰色(寓意拦住孩子不夭折),第二双是红色(寓意红色能克邪消灾),第三双是紫色(寓意孩子有自主能力)。后来借传说中老虎是一种“节”兽,有很强的贞节行为之说,虎头鞋又成了夫妻间恩爱相守、白头偕老的象征,故新婚时有些新郎和新娘各备一双,以示相互祝愿。虎头鞋虽小,然其全凭手工制作,工艺过程也不简单,仅在鞋的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的面料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虎眉、虎鼻、虎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表现出虎的威猛。具体制作过程有选料、贴鞋样、衬布、烫熨、……[详细]
10、造趺
  报地区:北仑区类别:民间舞蹈名录级别:省级穿山村靠海,旧时村中男子常常做脚夫谋生,曾建立“脚夫会”。“造”即造型、造脸,“趺”指脚趺,“造趺”即指站在脚夫肩上的造型。“造趺”又名“肩背戏”,亦称“造型”与“造脸”(画脸谱),俗称“马嘟嘟”。由10名十岁左右的英俊男女少年站在青壮年男子肩上,边舞边唱、做、念、打,常见于庙会及重大庆祝活动中。站在肩上的叫“天盘”,下面走的称为“地伴”。穿山村造始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当时,穿山村有人出访鄞州(今宁波),在庙会时看见过这种艺术形式,后即移入穿山村。在隔年举行的芦江庙会上表演。造趺当时以少年扮童男童女或八仙骑在成年人肩上,但不表演,百姓俗称“马嘟嘟”,这是造趺发展的第一阶段。到了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有人创造出成人双臂立童……[详细]

全部北仑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