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珠海市民俗文化

珠海市民俗文化介绍

  “虾米糍”在斗门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它从往日的午间小食到今天是人们的早点。在本地区最早制作“虾米糍”应是斗门八甲的汉坑、狮子头等地的客家人。据《香山县志》记载: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当时“斗门土城”(即现斗门旧街)就有一条“卖糍街”(现还存在)。还有设在骑楼店铺门前的糍档,以及过街串巷卖糍的小贩,这些大都是客家人。食具是用竹片制作成两边尖的叉。那些卖糍的挑着担子串街过巷叫卖:“猪肠糍、……[详细]
  大赤坎村明火叉烧烧排骨是斗门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美食,它既承传了广东叉烧的风味,又独创了自身的酱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其特有的酱香和荔枝柴香,饮誉遐迩。近年来,众多来自港澳和周边地区的食客纷至沓来。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的加工工艺源于赵自强祖父赵池大(即赵佐修)。据传,民国初年,斗门大赤坎村少年赵池大通过“卖猪仔”的方式到了南洋菲律宾的马尼拉当童工,师从来自广东的擅长制作“叉烧”的老乡,干起了制作烧腊、经营……[详细]
  “镬边糍”在斗门地区已有较长的历史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农村居民家喻户晓的午间小食。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是朝九、晚四、中午十二。上午八、九点饭后下田耕作,几小时后的中午回家煮些小食当午餐,到下午四、五点放工才回家煮晚餐。午餐有多种小食,而“镬边糍”是较为普遍的午食。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席卷,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一别具特色的农村食物,逐渐淡出寻常百姓家,如今却又成为餐厅、旅游景点的美食。能吃上一顿爽……[详细]
  斗门赵氏皇族祭礼”是宋朝皇族赵氏的传统祭祖仪式,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皇朝起,距今已有长达1052年的历史。“斗门赵氏皇族祭礼”祭祖仪式从中原流传至斗门地区的大赤坎、南门以及新会、台山等地的宋赵后裔聚居地已有700余年。上述地区的赵氏族人每逢春节、喜庆二事、春秋二祭,都以这种祭祖仪式,或集中在祖祠,或分散在家族内祭祀先人。清光绪年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最为盛行。以祠堂祭礼为例,首先设置祭……[详细]
  莲洲镇地色民间活动是大沙乡悦盛里(今称莲洲镇文锋村)的十位先民群体性创建的。于1941年兴起,流传至今。解放前后多在本地传统节日举办庆祝活动,文革期间,由于受“左”思潮的影响,此活动曾一度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直至市庆十周年,又得到大力的保护和支持。1991年至1993年春节曾在当地参加过舞龙、醒狮、地色表演及巡游活动。2006年至2008年春节参加了珠海市和斗门区举办的元宵民间艺术大巡游,深……[详细]
  佛家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反清复明运动兴盛的时代,源自南少林。当时很多汉族志士不满满族的入侵和满清政府的残暴统治,掀起了反清复明运动。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不少人逃到南少林寻求庇护。一百多年前,清政府以少林寺的武僧包庇、勾结太平天国“反贼”意图谋反的罪名,出动数千清兵火烧少林寺,少林僧人死伤无数。少林武僧益加海大师为了躲避清兵的追杀,带着徒弟李华保(据称为李自成的儿子)借还俗之名伪装为卖艺人,一路南逃到……[详细]
  斗门区井岸镇黄金渔村,地处珠江出海口的鸡啼门水道。这里,濒临南海,咸淡水流交汇,浮游生物非常丰富,而且河面宽阔,水质肥美,水产种类繁多,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渔场。风鳝归属鱼纲鳗鲡科,有风它才会出没,因此而得名。风蟮多在咸淡水交界的水域中生活,以浮游生物为饵。每当春暖花开时,幼年期的风鳝多在淡水地带觅食;成年后喜好游向盐分较大的水域,并潜身海底;冬季刮北风时,体壮健硕的风鳝又返程择地繁殖。因此,鸡啼门水……[详细]
  “横山鸭扎包”是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民间传统美食,它与“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并称为莲洲“四大美食”,同时也是珠海市著名美食,享誉珠海及周边城市乃至港澳地区。莲洲镇河涌纵横,沙田宽广,空气清新,物产丰富,是珠海市国家级生态农业园、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里空气清新,农作物和水生物异常丰富而且没有污染,因而这里养殖的家禽质量上乘,口感鲜美,久负盛名。“横山鸭扎包”……[详细]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装路香祭祀地藏王的民间习俗始于安徽九华山,后流传于各地,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包括斗门在内的四邑地区七月三十装路香的习俗也流传了近300年。斗门各地村民选择地藏王成道的纪念日(即农历七月三十日)这一天,各家各户制作香墩、装香祭拜、舞动火龙,纪念地藏王,祈求地藏王恩赐善根种子和鸿运福气,带来平安大吉,风调雨顺,并把这一天定为七月三十装路香日。七月三十装路香的习俗主要有以下五项程……[详细]
  鸡山牛歌源于香洲区唐家湾镇的鸡山村。八月十五中秋节或喜获丰收的日子,村民们便在村坪聚会对歌,歌颂生活、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也有情歌对唱。鸡山牛歌的特点是只有不变的歌词,没有固定的曲调。这和人们熟悉的调不变词变的民间民俗音乐风格完全相反。……[详细]
  三灶八堡歌始于明朝。相传明朝军师刘伯温以风水大师的身分周游全国各地,来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只见海岛耸立,山清水秀,民风纯朴,地名差异万千,于是他巧妙地把地名、风景与诗歌结合起来,琅琅上口,既好听又好记。当时,三灶地区分为八个堡,每一堡有一个保长,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民歌叫做八堡歌。……[详细]
  三灶鹤舞、鹤歌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聚居建村以来,三灶镇海澄村、中心村的居民,每年农历新年都舞白鹤、唱鹤歌。据《抱朴子》记载,丹顶鹤能活100岁。因此人们常把鹤作为长寿的象征,并与青松相提并论,用“松鹤延年”、“松龄鹤寿”来象征长寿。同时鹤被赋予了高洁情志的内涵,成为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在新年舞白鹤、唱鹤歌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渔业丰收,同时也祈求舞鹤的人、观看的……[详细]
  唐家官塘茶果,是珠海唐家湾镇官塘村的一种民间小吃,已有几百年历史。原本是节气和祭祀时才特别制作的食品,现已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茶果分三类:白团,用粘米粉加豆沙;萝卜糕,用糯米粉加萝卜干和肉粒;饺子,用淀粉加猪肉马蹄或萝卜丝。可制作成甜、咸两种口味,口感香糯,是广东一带群众喝茶消遣的一种美食。……[详细]
  斗门区莲洲镇西宁地色始于晚清时期。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塑造了“八仙过海”地色,并延续至今。地色在巡游表演中,表演者穿戴扮演的人物服饰,手持道具,模仿人物动态进行表演。形象惟妙惟肖,极富观赏性。地色多选取外貌突出,形态生动,个性强烈的民间传统故事人物为表现对象。……[详细]
  三灶村民,每年农历新年初一开始活动至初七,都舞狮耍鹤。除夕夜,要为新扎的白鹤披红戴花,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为白鹤点睛开光,以显其的灵性威力(用新毛笔点朱砂点眼睛)。鹤舞模仿白鹤:梳理羽毛、寻找食物、喝水、飞翔、休息、蹲在一边听鹤歌等动作表演。鹤歌是鹤舞的重要部分,自编自唱,四句一组,长度不限,只要愿意,你可以不停地接下去,如果不想唱,按照惯例,歌者只需唱一句“出齐羽毛飞上天”,鹤歌便结束了。歌词歌颂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