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民俗文化

三明市民俗文化介绍

  俗称大戏、土戏。由昆曲、西秦腔发展演变而成的。明朝末年由江西抚州传入建宁,盛于清朝。当时,建宁拥有同师同祖同腔调的戏社五个,遍及建宁各集镇。宜黄戏主要以用二换一曲唱到底的《碧玉簪》、《珍珠塔》誉名,次以传统正本戏《龙凤配》、《二度梅》、《下南唐》等二十余个剧目广流于众。宜黄戏腔调多唱上线(二换或二簧)拆子戏(俗称杂戏)多于正本。曲调一称下江上线(二换);一称下线(西皮)。演员唱的是土声腔,小旦小嗓……[详细]
  “打黑狮” 是一种傩面舞与南狮表演的混合物。傩面舞在远古时代便是民间驱鬼逐疫的巫术舞蹈。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民间对狮子很有亲切感,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打黑狮扮演黑狮者手持狮状傩面,后面数人手牵由灰色麻布扮饰的狮身,整个表演过程是由进村、探桥、享祭、进庙、打斗、降服等过程组成。黑狮是作为反派出场的,成了被驱赶的对象,“打黑狮”民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详细]
  稻草龙是用稻草编织串接起来的,每五米为一节,最长100多节,短的二三十节。为祈得三星高照、人丁兴旺的吉意,每年正月初一日,几位老人在祖祠一起编稻草龙。龙的主体是根稻草绳,插上香火的又称香线龙;挂灯笼的又名灯龙。龙头、龙尾和龙珠由香火组成。龙头上插上两根竹子,挂上两盏灯笼,叫龙眼;用竹篾绑住红薯插上三炷香称龙须;用来引路的龙珠是一个插满了香火的大红薯。龙头龙尾一般是大人扛的,提龙绳的大都是小孩子。舞……[详细]
  大田县是福建省戏剧文化生态保存较好的县区,境内目前还有大腔戏、高甲戏、小腔戏(汉剧)、越剧、丰场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等剧种存在。而历史最悠久的当属我国古老的珍稀剧种大腔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目前保存的剧目形式较多,主要有《封神传》、《三国传》、《征东传》等六种传本,现有5个大腔戏农民业余剧团在流动演出,是大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宝。大田高甲戏于清代中期由永春下洋镇传入大田屏山,屏山现有……[详细]
  时间:每年农历九月初五地点:石壁村活动历史:9 活动影响:8 参与指数:8.5简介:宁化石壁,客家人的寻根谒祖圣地;而客家公祠,则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自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17年来,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上千个祭祖社团、50余万客家人前来参加,在虔诚的祭拜中,身心一同回到故乡。通过祭拜,把客家人的过去与现在连通,也构建了客家人的精神长廊。……[详细]
  食闹音乐是在福建省将乐县广泛传播的一种民间音乐,至今已传承四代以上,几乎城乡到处都有清一色由农民组成的食闹班子。将乐食闹音乐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应用十分普遍,在逢年过节、迎神赛会、老年寿诞和结婚生子等喜庆场面,以及节庆舞龙乃至丧葬仪式等民俗活动中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给将乐百姓带来娱乐生活的同时,也成为音乐熏陶、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食闹”有文场和武场两种。使用锣鼓、大吹的曰“武场”;文场分两……[详细]
  南词流行于南平地区,清乾隆、嘉庆年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长期演唱中,经民间艺人多次加工改造,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将乐南词。将乐南词俗称“八韵南词”,完整的正板唱段至少由八句唱词组成,谓之“八韵”。将乐南词音调委婉,唱腔优美,结构简练,是深受将乐百姓喜爱的表演形式。其道白采用“土官话”(即带有将乐方言腔的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句,腔调变化……[详细]
  由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现代活字印刷技术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在福建宁化、光泽至今仍有保存。在印刷业发达的明中叶时期,受到四保雕版印刷影响,宁化等地同时开始大量使用木活字印刷族谱。据史料记载,除了族谱、蒙书、佛经道藏外,宁化在道光六年(1826)以木活字印有李世熊著的《钱神志》7卷,次年印有李世熊所著《寒支初集》10卷,同治十年(1871),宁化县署重印《钱神……[详细]
  尤溪县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至今保留着先贤朱熹的大量遗迹。尤溪县纪念朱熹活动可追溯到南宋嘉熙元年(1237),其时县令李修捐资在县城南的公山之麓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以纪念朱家父子。之后每年春秋及农历九月十五朱熹诞辰日,尤溪县民众都在朱熹诞生地——南溪书院文公祠举行祭祀大典,以缅怀这位先贤圣哲。祭朱熹典是尤溪县祭祀朱熹的大型庙堂活动,是集乐、歌、舞、……[详细]
  从唐宋时代开始,定光佛信仰就在沙县民间流行。据地方史志记载,定光佛为地方保护神,受百姓崇拜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临汀志》与《舆地纪胜》等记载,民间传说定光佛俗名郑自严,来自泉州同安县。郑自严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深受民众崇敬。从唐宋开始,沙县淘金山、洞天岩一带的佛寺,均供奉定光佛,民间信仰盛行。据佛教经典载,定光佛又名锭光佛,梵名提洹羯佛。据传,锭光佛出生时,身边有许多灯,故名燃灯太子,成佛后称燃……[详细]
  明溪县惠利夫人信仰是客家人的信仰,起源于五代,形成于北宋,发展成熟于南宋,兴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拥有大批信众。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少时知书达理,且通医术,随夫征战,辗转至明溪定居,她以医术和草药为民众治病,死后葬于明溪,成为当地民众景仰的神祇。百姓为她建造了一座祠庙,即显应庙,位于明溪县雪峰镇北郊。从宋代开始,每年正月期间,明溪县城乡民众自发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夫人。大年三十前的一、两天显应庙理事会的……[详细]
  长校“十番锣鼓”是流行在长校村、江坊村一带的民间器乐演奏活动,“十”指其乐器多,“番”指其花样翻新,在长校,凡是逢年过节、迎亲贺寿、上梁入屋、扫墓祭祖、迎神出案、游族谱、抬龙灯等,都用“十番”,特别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条龙灯就配有一堂“十番锣鼓”,因此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明永乐年间,“十番锣鼓”在南方盛行,长校镇到邵武一带做纸的工匠,闲暇之余,参与当地的“十番锣鼓”演奏自娱自乐,返乡后把这种娱……[详细]
  龙角舞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附近乡镇一带,用地方方言永安话创作而成的,最初作为道场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民间流传,多半是以祈求生活安康,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四乡八邻和睦共处为主要内容。龙角舞的步行走法有一整套严密且独特的动作套路的。它非常讲究头、眼、嘴、肩、手、脚之间的协调和统一,而且整套动作的表现形式与经书上所列的方法相同:当唱词唱到东,身体的正面就必须朝东,说到西就必须朝西,念到南就必须朝南……[详细]
  大源桥灯原称“火龙”,俗称“赤膊灯”,始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相传为严氏先民从观看各地元宵灯市景象,根据生活、生产用火(如晚上集体用火把驱赶野兽)等现象感悟而自创的一种独特的原生态迎灯活动,相传迄今已900多年。“赤膊龙灯”有两条,上大源、下大源各一条,“龙头”、“龙尾”用上等硬木经能工巧匠精雕细刻、髹漆涂饰而成。“龙身”由数十块甚至上百块(每户一块以上)长2.6米宽22米的杉木板……[详细]
  福建省宁化县安乐乡夏坊村至今保留着游傩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夏坊村的吴、夏、赖三姓村民都要前往村中的“七圣庙”,请出供奉于庙中的“梅山七圣”面具,装扮傩神并出游。在游傩队伍行进过程中,装扮的“傩神”们手执竹鞭左右挥舞以示驱鬼祈祥,并不停下来当众表演。夏坊村的游傩习俗是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留,其祭奉崇拜的“梅山七圣”与南方少数民族所崇奉的“梅山教”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典籍《西游记》、《封神演义》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