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民俗文化

三门峡市十大民俗文化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在河南省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的汉山里,流传着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横征暴敛,诛杀忠良,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遭到汉室后裔刘秀的坚决反对。王莽为了消除隐患,便诏见刘秀,准备加害于他。刘秀闻讯后,骑着一匹白马,连夜 出逃。王莽带兵紧随其后,穷追不舍。眼看追兵就要赶到,刘秀便勒转马头向南一拐,沿着枣香河逆流而上,躲进了郁郁葱葱的喊山之中。经过传奇般的围追 堵截和拼死躲逃,终于躲过了这场劫难。刘秀登基后,建立了东汉王朝,为了感念喊山的救驾之功,亲自下令,诏封喊山为汉山,意寓汉室之山也。刘秀的这场传奇遭遇,在茫茫的汉山之中,留下了无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印记,一直被后来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相传这条路就是当年刘秀逃难的路,后人叫刘秀路,这石糟就是当年刘秀饮马的槽。这道沟岔叫马蹄岔,因这个硕大的……[详细]
黄河灯
  黄河灯是渑池县仁村乡民间传统游艺形式之一,清代时由山西省传入仁村,当代群众十分喜爱这一活动,由于它规模宏大,走道曲折,易使人入迷,而取名黄河灯。黄河灯由木桩、圆柱、高粱杆扎成的“城池”组成,规模大时有72个“城池”,小的又有16个。活动时用数千根木桩串连排一方针作为外围,再用麻杆或高粱杆作为灯柱挂上地上,高约4尺,柱距5尺,柱上设灯,灯壁用高梁杆等物做成篱笆状连接在灯柱上,以松、柏枝装饰灯壁,出入口处撘成彩门。占地40余亩,灯数千盏,俨然一条九曲黄河展现在大家面前,游时需寻踪觅迹,稍有疏急误入迷宫,不得而出。春节活动时,狮子、高跷、火龙、竹马等社火对从“黄河灯”彩门进入,走遍各个城池,特别是狮子过城池时,翻跃中间天桥,表演各种动作,技艺精湛,舞姿优美,游艺活动每次需2到3个小时,表演技法纯朴……[详细]
镢把戏
  镢把戏源于“怀梆”,是从河南沁阳(沁阳为旧怀庆府治)一带流传到渑池县南村乡的一种戏曲形式,具有历史悠久,古老浓郁动情的特点,是黄河沿岸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在怀梆戏的基础上加进浓郁的地方戏内容而形成的更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本地群众称为“镢把戏”。起源于元末明初流传至今,具体年代无从考究,南村乡艺人在农闲和农历节庆时节时有活动,1999年移民搬迁后曾在乡里演出。镢把戏唱腔以梆定板,属河南梆子的一种,长期流传于民间,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与乡土气息,它在唱腔、伴奏、表演等方面都具有粗犷、奔放、豪迈、激越之特点,唱腔慷慨激昂、唱作并举、载歌载舞。镢把戏以大本剧目演出,生、旦、净、末、丑具全,不同的角色行当有不同的规范和路数,唱腔靠弦通以CT调为主,没有女角、女角为男角反串,唱……[详细]
灵宝剪纸
  灵宝剪纸历史悠久,相传周代末期,道教始祖老子不愿看到周王朝的覆灭,欲退隐而去。当他骑着青牛途经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挽留著写《道德经》。当时,这里正流行瘟疫,老子就用青牛口中吐出的牛黄制成丹药散发给老百姓,遏制了瘟疫的流行。后来老百姓把老子骑的青牛视为神牛,加以膜拜,并在每年正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都要剪贴金牛,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散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从此灵宝剪纸代代相传。灵宝剪纸在豫西民间剪纸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悠久的历史和黄土地造就的人文气质,形成了它粗犷、质朴、率真、浑厚的艺术特色。2008年6月,灵宝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2年,灵宝市苏村乡剪纸艺人王蓬草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详细]
灵宝道情皮影
  皮影,是道情戏的表演形成,灵宝人叫它“戳皮儿”。皮影戏源于汉武帝,《汉书·外戚传》说:汉武帝的妻子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时常思念,手下人李少翁设法让武帝能见到李夫人,在夜间设一帏帐,请武帝在远处观看,不久帐0现李夫人形影。后人改用厚纸或皮革剪影借光照射,演变成影子戏,流传后世。在灵宝,因为皮影艺人大部分演唱的都是道家始祖老子的故事,所以灵宝人尊敬地称之为道情,又名“道经”、“八仙乐”,称皮影艺人为道情先生。灵宝道情音乐生动独特、表演风格细腻中略带粗犷,其鲜明的特色与艺人所使用的乐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情的传统乐器主要有四弦、玉箫、月琴、鱼鼓、简板、手板、碰钟等组成,据说这是传说中八仙人物所用的器物。后来,月琴为三弦所代替,玉箫为曲笛所换用,还加了二胡等弦乐器,但四弦、鱼鼓、简板等特色乐器依然保……[详细]
捶草印花技艺
  捶草印花技艺,是河南三门峡陕县西张村镇人马寨村“三宝”之一,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这种独特天然的印染技艺曾经少有人知。采来“芊棒棒草”这一豫西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把它们夹在白棉布中间,用棒槌敲打,草儿的汁液慢慢渗进棉布中,一会儿工夫,草叶形状的图案就印染在了布上,充满自然的韵味。两片、四片、八片……草叶依次排列起来,叮叮咚咚一阵子后,一块花布就成了。作家杨莉波曾把“捶草印花”称之为棉布上的《草叶集》,她说:“捶、草、印、花,每一个字都可以拆分开来,每一个字拆分开来都是一道工序、一幅画面,而它们组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故事、一种风情。木棒槌得叮叮当当,连同捶草印花时心弦的轻轻拨动,合成美妙的乐音,诉说着手工艺的闲适与诗意,表达着农耕文明的恢宏与静美。”捶草印花的原料包括白棉布(当地人俗……[详细]
7、十盘
十盘
  十盘,又称“十番”、“十番鼓”、“社盘”。是豫西地区农村中较为流行的传统乐种,是打击乐与吹奏乐为一体的交响音乐,原以敲击乐为主,锣鼓和丝竹合奏则较晚。其打击方法别具一格,只敲击每节的第一个音节,其音调古朴、和谐、明快、热烈,“十盘”演奏的基本形式为吹奏乐,演奏是由两幅“云板”击节,碰铃辅助,其主管乐器为“管子”,另有中、低音笙各两盘,竹筒4根,云锣十面构成基本乐队,多演奏一些古典乐牌,演奏基本定调为古乐“凡字调”即现在bE调。过去演奏员都用公尺谱,现在基本上用简谱。传说在唐朝武则天时兴起,也有说起源于明末,是古代皇帝举行大型庆典活动的宫廷音乐,又是寺院道观用来祭祀的音乐,后来流传到民间,后来流传到民间,发展成为农民-或喜庆、婚嫁时的娱乐形式。“十盘”目前只有渑池县果园乡东安头村的民间艺人时有……[详细]
地坑院营造技艺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在河南陕县东凡塬、西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有着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窑洞居住,这在当地被称为地坑院。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由原始人类的穴居发展而来。它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营造技艺极少见诸于历史记载,基本靠工匠口口相传,其建造过程涉及风水先生以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当,营造过程由业主自行组织人员实施。细细算来,一座完整的地坑院建造包括十个环节:相地、方院、下院、打窑、饰边、碾场、安装、粉饰、排水、砌炕灶。地坑院营造技艺包括完整的设计规制、设计模数和工艺口诀,绝大部分和现代建筑理念相吻合。如依据“庙正院不正”原则,地坑院方位要稍偏;为……[详细]
9、棚口
棚口
  棚口,又叫彩门,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不扎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渑池县天池镇东天池村民间艺人的一手绝技,驰名宜阳、洛宁、新安等地。棚口起源于民俗活动,是东天池村民间艺人在与邻村争庙会时形成的。举办庙会时人们在装饰彩门时,请来能工巧匠,用彩绸扎成绣球,缀上花穗,用棉花、布料做成传统戏剧人物形象,镶嵌在彩门上。后来人们将各种彩门集中起来,统一设计,精心组织,达成一座十分壮观的大彩门,这种大型彩门就叫“棚口”,棚口分主楼和两个“八”字墙,有多个彩门构成,彩门是由木料竹子做成一扇一扇的门形,然后用彩布编制成各种图案,图案上有梅花形的、胡椒叶形的、方格形等。图案上又用花布、棉花等做成各种动物、植物还有戏剧人物,彩门发展成为一种供人欣赏的艺术。搭建棚口最大的一次高10米,宽14.3米,正楼可通汽车,棚……[详细]
通草堆画
  通草堆画以中草药"通草"为原料,以素堆法为主,经过匠心构思、设计、制图、试制、切片加工成通片,精心雕刻成形,绘画组装成堆画。堆画以花草鸟虫为主,种类繁多,造型高雅,形象逼真,可用作装饰客厅、会议室、候机室、接待室等场合,亦可作为家庭摆设。因通草堆画具有异香,防虫蛀、不变色,故该产品畅销北京、广州、山东、湖南、深圳等地,还远销美、日、澳大利亚等国家,深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详细]

全部三门峡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