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陇南市民俗文化

陇南市十大民俗文化

西和麻纸制作技艺
  麻纸制作技艺(西和麻纸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麻纸是出产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和县的小尺幅土著特产纸张,西和县多年也以出产传统工艺制作的麻纸而闻名。西和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而适宜传统毛笔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多种用途,该纸也是非常环保型的纸张。尤其近年来众多倾向仿古创作的书画家非常喜爱使用西和麻纸创作,运用西和麻纸创作的仿古书画作品效果是其他宣纸无法媲美的,西和麻纸纸质柔韧,千年不腐,因此也广泛誉为“千年寿纸”。西和麻纸的制作以家庭作坊生产形式为主,产量不高。且其主要生产原料产自本地特产枸树皮,工艺以家传形式保守相传,概不外传。其原料采自天然野生构树皮,经过泡、蒸、踩、砸、切、抄……[详细]
康县婚俗之男嫁女娶
  康县婚俗之男嫁女娶男婚女嫁本是寻常人家司空见惯的婚礼习俗,除招婿入赘“倒插门”外,“男嫁女娶”并不多见。但在陇南康县的南部地区,男嫁女娶却成了婚俗的主流。目前,康县南部地区女娶男嫁的家庭已有6000户左右,这种奇特的婚嫁习俗打破了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旧传统,成为了中国婚嫁习俗的一朵奇葩。关于这一婚俗,据说最早起源于150年前的康县太平。相传,1863年5月,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兵败于四川大渡河,一支余部辗转来到山大沟深、地广人稀的秦巴山地,纷纷以男嫁女娶的方式改名换姓隐藏下来。从此,这种婚俗就在陕甘川交界地带流传下来,也留传下来男女平等、不信迷信,老百姓都有缠头、束腰、绑裹脚等习惯,这些颇似太平军将士的遗风。周围十里八乡看到他们普遍人丁兴旺,纷纷效仿选择了“女娶男嫁”婚俗方式,这一婚俗方式也……[详细]
羊皮扇鼓舞
  羊皮扇鼓舞由半农半艺的“神班子”表演,表演者额头绘睛,取“马王爷三只眼”之意。神班子由大师傅(巫师)或班主带领五至八名“法师”组成,平日“法师”们各自在家务农,遇事相邀便一同进行活动。神班子的活动由各村群众组成的神会或家庭个人邀请。邀请时,需先写好帖子,到大师傅家去邀请,群众称为“写神”。写神的村社信什么神,神班子就祭什么神。祭祀的目的主要为“驱瘟”“祭虫”“保平安”。无论祭哪一种神,表演时,先要唱《祭神曲》,唱一段后,再跳一段扇鼓舞,唱舞相间,先唱后舞。常唱的神曲有《祭虫》《驱瘟》《保平安》等。羊皮扇鼓舞在祭神表演时,场地可设在庙院内或村中十字路口,表演场地上必设神坛,亦称“祭坛”。神坛是用四根木桩围成一个宽3米、长4米的场地,木桩之间用细绳连接,细绳上悬挂五色小彩旗、花幡等,故又称“五花……[详细]
李家山手工造纸
  康县境内林密、竹茂、水丰,造纸原料丰富,自古以来就有造纸传统,手工造纸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康县志》记载:1948年、县内共有造纸户6000多户,年造纸达25000多担。康县土纸生产在最鼎盛时期,从业者人均收入达4个银元。如今,康县北部的许多村庄还在传承着这项古老手艺。大堡镇李家山手工造纸于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详细]
  乞巧是流行于西汉水流域(礼县永兴地区入西和长道、石峡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浓郁的文艺表演形式。乞巧是乞求“七娘娘”(即七仙女)赐于灵慧、利巧的意思。根据史料记载,乞巧活动始于唐而兴于宋,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乞巧节演出,从七月初一开始至初七结束,参加者大多为各村未出嫁的姑娘,演出时姑娘们载歌载舞,场面宏大,整个活动过程分为迎巧、坐巧、乞巧、送巧四个阶段。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上结束,历经七天八夜。在持续七天八夜的盛大活动中,村庄里参与乞巧的姑娘们以虔诚的心、隆重的仪式,历经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乞求“巧娘娘”赐给自己聪慧、灵巧和如愿配婚、幸福美满生活。……[详细]
  “池哥昼”是遗存在白马人生活中的一种古老的具有原始风貌的群体祭祀舞蹈,主要流传于陇南文县铁楼乡的麦贡山、入贡山、草河坝、寨科桥等12个自然村寨和石鸡坝、天池等地。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庆,文县白马藏族儿女都会赶回白马河流域的家乡,和家人、亲戚、朋友一起用白马藏语表达祝男女老幼穿上绚丽的服饰,戴上插有白鸡翎的沙嘎帽,小伙子们戴上粗犷的面具,跳起神秘的“池哥昼”,走村入户,共同祈祷户族平安,年丰人寿。……[详细]
  甘肃省西和县一带的七夕乞巧民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主要流传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及礼县的永兴、盐官等地。它出现于汉代,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明清两代达于兴盛,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乞巧民俗在西和久传不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一风俗曾因受压制而出现衰落,改革开放后重新得到恢复。西和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结束,前后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西和七巧节风俗是集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发掘、保护西和乞巧民俗,对促进农耕文明时代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审美取向……[详细]
  唢呐吹奏在康县中北部一带流传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一带几乎村村都有演奏唢呐的民间艺人,有的村甚至拥有上百人的唢呐艺人。每到逢年过节、庙会或者红白喜事,群众都会组织宏大的唢呐演奏场面,用来庆祝或者祭祀。豆坪乡(现周家坝镇)百人唢呐队曾经多次代表康县参加省市民间文艺表演,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
9、珍珍
  珍珍:康南八乡镇及康中店子一带家庭常年备有珍珍。其做法是把经水浸过的包谷在水磨上磨,第一次去皮,第二次用粗筛子筛过后,再用细筛子(一般用铁砂窗做成)筛,筛下为面,筛上为珍珍,形如小米,晶莹光亮。食时把珍珍撒在沸水中搅动,至稀糊状即可,辅以炒菜、小菜共食,清香淡甜,独具风味。……[详细]
  康县唱书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康县唱书主要流传于北茶马古道途经的康县北部和中部地区,当地老百姓也称它为念书,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原生态曲艺。它最早由明末在川陕地区流传的说唱故事演变而来,随着当时茶马贸易的繁盛,商队在带来商品的同时,这些说唱故事亦随之进入甘肃武都、康县等地,逐渐演变为康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艺术。康县唱书道白以康县方言为主,句式有七字句、五字句、十字句、莲花落四种,唱词简练易懂,唱腔曲折婉转,悠扬动听。演出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固定场所,过去多在农闲时节进行表演,演出时四邻八舍的乡亲围坐在某家的厅房火塘边,或聚集在村子里的打碾场,现多在本村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室进行演唱。表演者服饰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均为日常服饰,也可配以当地传统民族服饰。伴奏乐器主要以三弦、土琵琶等弹奏……[详细]

全部陇南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