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民俗文化

桐乡十大民俗文化

杭白菊传统加工技艺
  桐乡杭白菊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明末清初桐乡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在其著作《补农书》中曾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苦寒与苦菊同泡,有相济之服役期地种之数亩,其利视种豆自信。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采摘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易,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可见,早在300多年以前,桐乡人即以种菊为业,不断积累种菊经验,并将白菊作为商品菊进行栽培。杭白菊传统干制加工分二个步骤:蒸花、晒花。蒸花分为:晾干、上埭、蒸花。晒花技术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成品品质和商品价值,晒花要有晴雨两手准备。一旦遇到连阴雨天气,就须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损失。晴好天气,晒花的全过程一般6—7天……[详细]
大纛旗
  大纛旗是桐乡-一带农村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始于清道光时期,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该镇麻溪村89岁老人沈永田回忆,大纛旗表演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种风俗,他年轻时也曾表演过,是同村比他大三四十岁的沈钟毛、沈庆寿等人传授的。大纛旗表演这一风俗兴盛于民国时期。现存于-西程家谷自然村的一面大纛旗上有“上清宫大漾里众助泰山青府紫皇上帝民国廿二年公贺”等字样,由此可知,此旗绣制于70多年前,当时盛行此风俗。大纛旗表演一般是在每年清明期间的“蚕花胜会”上,它是迎会的开路先锋,后面是当地庙宇的五昌使菩萨。据传说,五昌使菩萨能将一路孤魂野鬼捉干净,所以,大纛旗所到之处,能保一方平安。大纛旗高12米,旗面宽70厘米,由于旗高易吃风,表演时必须在旗顶上拉4根绳索,由4名男子分别站在四边拉紧,同时根据表演时旗杆的晃……[详细]
桐乡竹刻
  桐乡竹刻竹刻是传统雕刻艺术,也称“竹雕”,是指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起源很早,《礼记?玉藻》记载:“士大夫饰竹以为笏。”现知较早的竹刻实物是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彩漆龙纹竹勺。清嘉庆以后,浙江竹刻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成为晚清竹刻艺术的代表。据资料记载,浙江竹刻以杭州、嘉兴、湖州为主,近代不少著名刻家都出自这三地。2004年12月,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认定浙江竹刻主要流传地区为桐乡、安吉,代表人物为桐乡的钟山隐、叶瑜荪。中国竹刻分竹根雕刻、留青、贴黄等类。在技法上主要有浮雕、深刻、镂雕、阴刻、阳刻和圆雕等。桐乡竹刻在钟山隐、叶瑜荪等名家的影响和指导下,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竹刻艺术,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独特、鲜明的……[详细]
桐乡花鼓戏
  桐乡花鼓戏是用桐乡乡音演唱的滩簧小戏剧种,对白都用桐乡本地方言。其来源,一说是从宁波、余姚方向的鹦哥班传来;一说是从长兴、湖州方向的湖滩传来;一说是因此戏常在农民采摘桃李时演出,所以亦名“花果戏”。经把花鼓戏的三种曲调与湖剧、锡剧等滩簧剧种对照(特别是与湖剧的本滩、春戏两调对照),第二种说法似比较可信。明清时《南浔镇志》和《双林镇志》对花鼓戏都有记载。《中国戏曲发展纲要》(周贻白著)在“滩簧”一节中说:“湖滩受上海东乡调及常州滩簧的影响,搭台演唱的名为花鼓戏。”故桐乡花鼓戏与湖剧、锡剧同源。桐乡花鼓戏表演时常常一人饰多角,主要曲调属于民间小调,有同湖滩相似的“行路调”、“烧香调”、“正板”及各种小调。以演小戏为主,在农村中演唱时都搭高台。高台是临时借用农家的稻床搭成,上面铺上从农家借来的大门……[详细]
桐乡皮影戏
  桐乡皮影戏皮影戏自南宋时传入桐乡,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婉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乐器,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桐乡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桐乡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常演蚕花戏而被称做“蚕花班”。桐乡皮影戏的唱腔和曲牌与海宁皮影戏类似。桐乡皮影戏的特点是: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操纵灵活、武打出彩、音乐优美、声腔古老。桐乡皮影的影偶以羊皮或牛皮为材料制作,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工序制成。主要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润、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详细]
桐乡三跳
  三跳是一种民间曲艺。因为艺人演唱时主要通过三段毛竹板碰击跳跃发出的响声来进行伴奏,所以称为“三跳”。三跳的演员和听众基本上是农民,故又称“农民书”。其演唱曲调名“劝世调”,也称“劝书”。三跳曲本内容丰富,唱词通俗易懂,表演生动活泼,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三跳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未查到文字记载。据民间传说,桐乡三跳从湖州传入,时间约在清末民国初,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据桐乡河山镇八泉村三跳老艺人姚子亭(1914年出生)回忆,其父姚有庆二十岁(1895年)时即在桐乡石门湾接待寺内听人唱过三跳。又据原梧桐乡(今梧桐街道)三跳老艺人谢培卿(1921—1989)说,早在清代,湖州一带已有三跳演唱。当时比较有名的三跳艺人有“五方”:金方、银方、铜方、铁方、少方,人称“五虎将”。少方姓沈,出生于湖州双林,常来桐乡……[详细]
桐乡摇快船
  桐乡摇快船桐乡摇快船是蚕花水会时桐乡蚕农自发形成的、在水上开展的体育竞技活动。每年清明节期间,桐乡洲泉镇、河山镇的蚕农,用农船将马鸣王姐妹仨迎至双庙渚附近的河港上进行祭拜,祈求蚕神保佑养蚕丰收。活动当天,各地蚕农纷纷出动,参与摇快船活动,进行水上表演,娱神娱人,形成了蚕乡独特的风俗—蚕花水会。桐乡蚕花水会相传源于南宋时期。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杭州)之后,为发展蚕桑业,封蚕神马鸣王菩萨为“马鸣大士”,并传旨各地建庙供奉。为此,洲泉清河村附近的双庙渚、芝村、南松三地分别建起贵和庙(今称“双庆寺”)、芝村庙(后改“龙蚕庙”)、富墩庙,并在庙中设殿供奉马鸣王(人称“姐妹仨”)。桐乡摇快船船体长,船底呈弧形,涉水阻力甚小,但急摇时左右晃动十分厉害,乡民称之为“活”,正是这种“活”,成……[详细]
高竿船技
  高竿船,又名“标竿船”,俗称“蚕花船”。高竿船技是桐乡洲泉镇一带的一项传统民间杂技活动,也是与蚕乡风俗有关的一种娱乐形式。高竿船技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为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演时间为每年清明节前后三日,常在清河村双庙渚、南松村富墩桥和含山蚕花水会期间进行,是蚕花水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现能查明的最早一代爬高竿能手是车金寿(1899—1955)。标竿能手胡华六(小名“标竿阿六”)曾当过兵,在解放广西钦州战役中,因熟谙标竿技艺,缘竿入城,打开城门,立下大功,被授予“特等功臣”的称号。高竿船技表演时,在水上的一条大船中央摆放着一块可旋转的巨型石臼,上面插一根三四丈高的带梢毛竹。民间将毛竹比喻成“蚕花竹”,表演者身着象征蚕宝宝形象的白色服装,沿竹竿而上,爬至梢顶,在弯成九十度的毛……[详细]
桐乡灰塑
  石灰堆塑,也叫“灰塑”、“灰批”,是用石灰在建筑物上雕塑、造型的工艺,属于建筑装饰艺术之一。石灰堆塑出现的时代很早,以明清两代最为盛行,现存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的郡马梁祠牌坊是灰塑与砖雕装饰相结合的较早实例。桐乡灰塑的内容多为山水、花卉、人物、书法、神话和戏曲故事等,也以龙、凤、孔雀、虎、狮及麒麟等为题材。手法有多层式立体灰塑、浮雕式灰塑、圆雕式单体灰塑等。桐乡灰塑主要用于寺院及园林建筑的屋顶装饰,其作品独具特色,体积大,跨度长,如“咬脊龙头”,高近2米,长数十米,横跨整个大殿屋脊,这就要求作品整体造型准确、比例协调。另外,桐乡灰塑作品讲究对称的较多,约束了制作的随意性,增加了制作难度。桐乡灰塑的制作过程和一般石灰堆塑的工艺流程大体相同,可以概括为:先用普通熟石灰和入紫金(竹和稻柴纤维……[详细]
三珍斋卤制作技艺
  三珍斋卤制作技艺是桐乡乌镇一带酱卤制品的传统手工技艺。大约在清道光年间,三珍斋酱卤制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技艺和优选配方,留下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和神奇老汤。三珍斋卤制品的加工工艺要求非常之高,原辅料质量的优劣和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现在,三珍斋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加工,保证了传统技艺的充分发挥,突破了传统加工中凭经验和感觉加料的陋习,采用按配方定量加料的精细操作法,从而更好地保证了三珍斋卤制品的优良品质。其加工流程一般为:原辅料采集(收购、检疫)→待宰→宰杀、放血→浸烫→脱毛→手工拔毛→开膛去内脏→清洗→沥干、排酸→腌制→填料→预煮(油炸)→冷却→复煮→冷却→烩制、上色→冷却→干燥→检验→销售。传说三珍斋酱禽之鲜美全在于汤,所以三珍斋当时老板的几个儿子分家时,竟置万贯家财……[详细]

全部桐乡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