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邢台市 > 内丘县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邢窑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七大名窑之一,邢窑始于北朝,盛于唐,衰于五代,烧制时间约800多年,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邢窑以产品种类丰富,胎质坚实细腻,装饰技法精美,而成为唐代名窑。邢窑白瓷胎体坚硬细薄,叩之声音清脆悦耳,釉面光润,釉色洁白、干净而微闪青灰或淡黄,有“类银”“类雪”之誉。其产品种类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故而“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内丘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能够烧制精美的陶器。距今已有近七千年的历史,是中国陶器生产的发祥地之一。

邢窑是较早烧制白瓷的窑场。早在北朝时期,邢窑窑工为了增加产品的白度,施用了化妆土护胎的技法,这是邢窑在瓷器生产中的一大创举。首先利用匣钵烧瓷法,使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也是邢窑在瓷器生产中的一大贡献。对以后的制瓷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邢窑隋代透影白瓷的烧制成功。透影白瓷是邢窑白瓷中的艺术珍品,胎质和釉质不仅细腻洁白,而且还具有玲珑透彻的特点,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

隋代已烧制出造型精美、透影性能较强的高档白瓷。由北朝开始制瓷,经隋代的发展,唐代内丘县城一带已是窑炉林立、盛产精细白瓷的瓷都,成为中国白瓷生产的代表窑场,因内丘地处邢州而得名。邢窑以产品种类丰富,胎质坚实细腻,装饰技法精美,而成为唐代七大名窑之一。其产品种类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除上贡朝廷,还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达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宋代,生产少量贡品,其制瓷规模已不能和唐代相比,从而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渐渐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邢窑产品在造型和装饰图案上,会根据用途、销售对象不同而变化,说明邢窑工匠能够适应各个阶层人士的精神追求而设计产品。细白瓷产品制作精美,体态丰盈,造型灵巧、雅致,装饰纹饰繁缛,作品看上去高贵而华丽,正好迎合了上层人士的审美观。粗瓷多为民间用品,一般器型较为硕大、厚重,形制粗犷、大方,装饰图案简练、流畅,具有鲜明的民间古拙、朴素之风。

邢窑具有生产白瓷兼烧黄釉瓷、黑釉瓷、酱釉瓷及三彩器具等特征。邢窑具有产品丰富的特征。包括生产用具、佛教用具及冥器等。邢窑的白瓷器具具有圆唇口、短颈、丰肩和鼓腹的造型特征。此类造型显得庄重大方,雍容华贵。邢窑陶瓷器物具有典型的工艺特征,在装饰方面,有前期的胎体装饰,唐代的刻花、印花、彩釉装饰,陶塑、瓷塑的逼真造型,均显示出窑工们高超的艺术神韵。

隋代以后找出了青瓷转变为白瓷,粗白瓷转变为细白瓷的奥秘,从而出现了精细白瓷、透影白瓷创举。在装饰艺术上,一般人认为邢窑就是烧制白瓷的。其实不然,邢窑自隋、唐就开始,改变以往保守以素面为主的局面,出现戳印、贴花、印花、刻花、划花、剔花、镂空、捏塑、模印、三彩、点彩、陶塑、瓷等多种装饰工艺。黄釉瓷、黑釉瓷、酱釉瓷等相继问世,呈现出辉煌的邢瓷历史。在装烧工艺上,自北朝邢窑创烧起,碗类器形都用叠装仰烧(口向上摞成摞烧,每件瓷坯间以三角支钉隔开)为主,隋、唐长期使用这种装烧技法,窑工们不难发现这样下去有很多弊端,在烧造中容易倒窑、流釉现象严重,出现釉粘连,器物内留有三角支钉痕,不美观,残次品较多,不好销售等。窑工们不断地改进烧制工艺,从中唐开始渐渐出现了叠装覆烧法(口向下摞成摞,每件瓷坯间以三角支钉隔开),避免了以往问题的出现,产品质量也出现飞跃。

2014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213。




下一篇:婺州窑衢州白瓷烧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