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 > 平塘县民俗文化

平塘县十大民俗文化

平塘苗族服饰
  平塘苗族服饰极具装饰感的美学风格,苗族服饰做工精细繁洁,令人赞叹。平塘县的苗族分为黑花苗和红花苗二种系列。最具代表性的有新塘、公峨的喜雀苗,大塘上莫、掌布的摆榜苗,鼠场、油岜、甲桐、金桥的红花苗,卡罗、牙舟、谷硐的榜木苗等。新塘地区的喜雀苗,女子掺假发盘于头顶,呈圆盘形,围银泡花头帕,插银吊花和红缨流苏、野鸡花羽毛。上穿大襟对开大袖短衣,衣领背后叠缀3-4层背褡,衣襟、袖口饰有挑花或蓝白布片。下着滚白布边的青布百褶裙,系挑花腰带,垂吊红、绿绣球。戴3-7个银项圈、银耳环,背挂串串海贝,海贝串下端加挂银饰品和铜钱板。脚缠蜡染白布或羊毡绑腿,束红花带,耳吊银耳环,手戴银或玉石手镯,脚穿草鞋或布鞋,服饰分生活装和盛装。男子头包蜡染圆点纹头帕,上穿长衫,系条纹腰带,下穿裤,脚穿布鞋。鼠场、油岜的苗族……[详细]
平塘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牙舟陶器产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牙舟陶器烧制现仍保持原始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以古朴淳厚著称,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陶器的玻璃釉能自然流淌,在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纹理(俗称“窑变”),令人叹为观止。由于现代生活的冲击,牙舟陶器生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当前不少老艺人相继辞世或年事已高,而当地的年轻人又纷纷外出打工,不愿学习制陶,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的传承有中断之虞。二是生产成本不断增高,利润较低,产品又受到现代生活的冲击,销量骤减。三是设计人才缺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进一步发展受阻。综上所述,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保护。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平塘县……[详细]
  打猴鼓舞是毛南族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在贵州省平塘县的毛南族聚居区。打猴鼓舞一直在不足十万人口的毛南族中发展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该舞蹈分为“猴王出世”、“猴子敲桩”和“猴子引路”三部分。一人击铜鼓,一人击皮鼓,多人表演,动作滑稽、诙谐,全模仿猴子,内容独特,被誉为舞蹈中的“活化石”。打猴鼓舞的表演有男子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三种形式,整个舞蹈显现出狂、野、粗、灵的风格特点。打猴鼓舞分“猴王出世”、“猴子敲桩”、“猴火引路”三段:第一段“猴王出世”表现毛南族先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第二段“猴子敲桩”表现毛南人顽强生存、团结勇敢的抗争精神;第三段“猴火引路”表现毛南人继承先人遗志、奋勇前进的开拓精神。打猴鼓舞表演时,击打铜鼓、皮鼓以控制节奏,用鼓点的强弱、轻重、快慢引导舞蹈动作的变化,……[详细]

全部平塘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