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盱眙县

盱眙面塑

盱眙面塑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盱眙面塑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塑,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历史沿革与分布

面塑艺术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记载,汉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宋代《梦粱录》中记载了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的习俗。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0 土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清代,出现了以做面人为生的手艺人,到了今天,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存着面人制作的手艺和习俗,盱眙县的面塑技艺传承亦较好。

基本内容与特点

面塑一般分为观赏的面塑和食用的面花(或叫礼馍)。用于观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材料的不同使这两种面塑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少许的不同。食用面花的制作工具简单,全凭心灵手巧,其方法是先将白面经过搓、捏成面团,用剪刀、菜刀和梳子等工具对面团进行造型。

盱眙地区的面塑以观赏类为主。观赏和装饰的面塑,其材料的制作方法则是将面粉、糯米粉中倒入开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均匀。然后把品红、品黄、品蓝、大 、锅烟黑等颜色分别加入面中,制成多种色面,再用揉、搓、剪、挑、压、粘等方法来塑造形象。还可以用一些羽毛、棉花等来装饰面人的头发、胡须之类,这样一个完整的形象就出现了。

面塑颜色丰富、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材料便宜,制作成本比较低廉,经过面塑艺人长期摸索,现在的面塑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下一篇:绢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