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 > 辽源市 > 东辽县

东辽葫芦画

东辽葫芦画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辽葫芦画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东辽县,旧时家家都有在房前屋后种葫芦的习俗。“瓢葫芦”可做盛水的器皿、“亚腰葫芦”可供观赏,东辽的葫芦画就是在这种自然环境基因中发展起来的。世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认为,葫芦音近“福禄”两个字,象征着富贵。因其多籽,象征着子嗣兴旺。压腰葫芦外形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夫妻和谐美满、不弃不离。传说中葫芦还有除病之用,只需摆放在病者的床尾或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好起来,所以东辽先民们常把葫芦进行艺术加工后挂在家门口用来辟邪招宝。因此,葫芦画成为东辽河源头以及东辽河流域流行较早、较为原始的观赏品和吉祥物之一。

目前,东辽葫芦画重要传承人是东辽县建安镇的赵文秀。他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技术,在亚腰葫芦、瓢葫芦上运用彩绘、火绘(现代人以电代火)、刀刻等艺术手法,创作出形象生动、富含祈愿、寓意深远的作品。现如今,赵氏葫芦画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每年都有近十万件作品流向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市工艺品市场。在2008年的长春国际农博会、2007年第二届吉林省民博会和2002年在沈阳举办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展销会等大型展会上,东辽赵氏葫芦画备受专家与中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参展作品均被与会者抢购一空。《沈阳日报》、《吉林日报》、吉林教育电视台和城市晚报等新闻媒体以《中华民间艺术瑰宝——东辽赵文秀的葫芦画》《刻有福字的葫芦》为题争相予以报道。2005年,赵文秀将葫芦画艺术创作引入美术教学活动;2009年,东辽葫芦画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建立建安葫芦画传习所,举办葫芦画培训班两期、100人参加培训;2020年5月,建安葫芦画博物馆完成内部装修、布展交付使用,展出葫芦画200多件,开始对外开放;2011年,东辽葫芦画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赵文秀、杨勇;年创收100余万元。


下一篇:东辽弓箭制作技艺